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第一页,共三十二页。良肢位摆放的概念•良肢位的摆放是根本康复手段的一种。顾名思义,它是为了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而将其摆放在一种位置或保持一种姿势。•正确的卧位姿势在康复医学中称为良肢位。第二页,共三十二页。偏瘫患者进行良肢位摆放的原因不正确的卧位姿势可诱发加重痉挛,进而引发关节挛缩,导致患者严重的功能障碍。正确的良肢位是指为防止或对抗痉挛模式的出现,保护肩关节以及早期诱发别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的治疗性体位。第三页,共三十二页。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开始时间多数研究者认为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病症不再开展后48h可进行。患者病情稳定在监护病房就应该进行。康复越早,肢体功能恢复越好。第四页,共三十二页。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开始时间有研究者认为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介入时间越早越好,因为肢体功能在脑卒中后3个月内恢复最快,在神经功能恢复的顶峰期给予强化训练,即在入院急性期在治疗的同时进行良肢位的摆放并坚持全过程。第五页,共三十二页。一、软瘫期良肢位的摆放〔Brunnstrom1-2级〕由于肱骨头的2/3处于关节囊外,肩关节自身的稳定性较差,脑卒中处于此期因患肢的肌力和肌张力均下降,肩关节周围的固定机构强度降低,加上患肢本身的重力作用,使肱骨头易于脱出关节囊致肩关节半脱位,因此早期就应开始预防,在各种体位中均应保持肩胛骨的正确位置。第六页,共三十二页。二、痉挛期良肢位的摆放〔Brunnstrom3-4级〕痉挛姿势表现为:上肢的肩下沉后缩、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腕关节掌屈下肢的髋关节外展外旋,髋膝关节伸直、足下垂内翻。第七页,共三十二页。要点•针对偏瘫患者出现的上肢屈肌痉挛模式,体位摆放使其处于伸展位;下肢的伸肌痉挛模式,体位摆放使其处于屈曲位。第八页,共三十二页。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偏瘫早期卧床可采取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床上坐位轮椅坐位5种姿势轮换,最好多采取侧卧位,仰卧位一般要相对少采用。第九页,共三十二页。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仰卧位•患侧肩胛骨尽量向前伸,在肩胛骨下面垫一软垫;•肩关节向外展与身体成45°角;•肘关节、腕关节伸展,前臂旋后,掌心向上;•手指伸展略分开,拇指外展。•患侧臀部下面垫个软垫,髋关节稍向内旋;•膝关节稍弯曲,膝下可垫一小枕;•踝关节背曲,保持90度,足尖向上,•防止足下垂,在床尾放置枕头。第十页,共三十二页。第十一页,共三十二页。仰卧位本卷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