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导论绪论中西医临床医学院韩丽萍第一页,共二十七页。前言•当前,在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中,多采用"两个根底,一个临床"的课程模式,所开设课程由中医根底、西医根底和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共同组成。•我们选定了中西医结合专业,可能思考中西医有哪些异同?中西医怎样结合?已经取得了哪些经验,其思路与方法又是什么呢?•为使大家正确认识、比较和联系两种医学体系,拓展中西医结合思路,引导启发学生中西医结合的思维,对在校期间学习的内容有较全面的了解,明确学习目的。在入门教育中开设?中西结合医学导论?课程至关重要。第二页,共二十七页。何谓中西医结合导论•中西医结合导论是研究、探索和揭示中西医药学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融合开展的规律,促进中西医药学综合统一,创造新医药学思路与方法的一门学科。第三页,共二十七页。学科概述•学科性质:?中西医结合导论?是根据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而编写的创新性教材,是中西医结合的入门教材,是一门方法学,类似于中医学中的各家学说。第四页,共二十七页。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中西医结合的含义、开展简史、方针政策•第二章中西医学差异:文化背景、认知方法、生理、病理学、诊断、治疗学以及医学模式差异•第三章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分根底与临床研究方法•第四章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分根底与临床研究成果•第五章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模式:诊断模式、辨证模式、治疗模式•第六章中西医结合新概念:如微观辨证、生理性肾虚、菌毒并治第五页,共二十七页。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教学对象:具有一定中西医学根底知识的高年级医学生•教学任务:进一步了解中西医学体系形成和开展的文化背景及方法论,明白中西医学在认识机体生理病理和诊断治疗方面的差异,并了解建国后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成果,和已形成的中西医结合的病证结合新模式及其新概念。•教学目的:启发学生们中西医结合的思维能力,初步构建起中西医学一体化的思维模式。第六页,共二十七页。绪论主要内容•第一节中西医结合的含义•第二节中西医结合的开展简史•第三节中西医结合的方针政策第七页,共二十七页。第一节中西医结合的含义•一、“中西医结合〞的提法及其来历•二、中西医结合的含义•三、中西医结合的意义AcmeFloralLtd第八页,共二十七页。第一节中西医结合的含义•一、“中西医结合〞的提法及其来历•术语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四百年的孕育和开展。•西医1573年传入中国,与中医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