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状体疾病第一页,共七十七页。目的要求1.掌握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2.了解其他类型白内障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3.了解晶状体异位和脱位。第二页,共七十七页。教学内容1.白内障2.晶状体异位和脱位。第三页,共七十七页。第十章晶状体病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白内障第三节晶状体位置异常第四页,共七十七页。重点、难点重点:1〕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分类2〕皮质性白内障分期及各期临床表现难点:1〕皮质性白内障各期临床表现特点。2〕晶体脱位的原因、临床表现第五页,共七十七页。第一节概述晶状体形状:完全发育成熟的晶状体是双凸、透明结构,类似双凸透镜,晶状体赤道部直径约为9~10mm,晶状体厚度约为4mm左右,后外表的屈光力较前外表强,后外表曲率半径是6mm,前外表的曲率半径是10mm。第六页,共七十七页。第一节概述晶状体的作用晶状体〔lens〕是眼球屈光系统的重要组成局部,将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对于人眼总的屈光力来说,角膜的屈光力〔约43D〕是固定的,而晶状体的屈光力是可变的〔范围10-20D,根据个人的调节不同而不同〕。晶状体能吸收局部蓝光和紫外线,这对减少黄斑的光损伤起到一定的作用。第七页,共七十七页。第一节概述晶状体位置:位于虹膜后外表之后、玻璃体之前的后房,玻璃体前外表的中央有一碟形凹陷区,称为透明凹,容纳晶状体。晶状体与虹膜共同形成分隔前房和后房的光学隔膜。放射状的晶状体悬韧带连接晶状体赤道部和睫状体以保持晶状体位置的稳定,同时传递睫状肌的张力完成眼的调节。第八页,共七十七页。晶状体解剖形状、位置虹膜晶体悬韧带玻璃体晶体第九页,共七十七页。晶状体的疾病主要是透明度的改变和位置的异常:即形成白内障和晶状体脱位中医学将晶状体称为“睛珠〞,属于五轮学说中的水轮〔瞳神〕。第十页,共七十七页。第二节白内障第十一页,共七十七页。白内障的定义及病因白内障(cataract):各种原因引起的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颜色改变导致的光学质量下降的退行性改变。即各种原因引起的晶状体混浊。白内障病因:各种因素引起晶状体囊膜损伤,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晶体纤维发生变性,造成混浊。如:衰老、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及局部营养障碍等。第十二页,共七十七页。白内障分类方法很多,可根据病因、发病年龄、混浊部位、形态、程度、进展与否来分类。病因:老年性〔年龄相关性〕、先天性〔发育性〕、外伤性、代谢性、并发性、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