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药第一页,共三十二页。提要1.镇静催眠、抗焦虑药2.抗精神病药3.抗惊厥药和抗癫痫药4.镇痛药第二页,共三十二页。第一节镇静催眠药镇静药(sedatives)使中枢神经受到轻微抑制,使患者平静,安宁。催眠药〔hypnotics〕使患者思睡。二者无明显区别,这类药物小剂量时镇静;中剂量可引起催眠;大剂量可产生麻醉,惊厥作用。主要包括: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第三页,共三十二页。一、苯二氮类苯并氮杂草类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展起来的具有中枢抑制作用的药物,其中1,4-苯二氮草类作用最强,因这类药物副作用较巴比妥类小,在临床应用上已成为镇静、催眠、抗焦虑的首选药物,但久用也有成瘾性。第四页,共三十二页。地西泮〔安定〕【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1〕抗焦虑作用〔2〕镇静催眠用〔3〕抗惊厥、抗癫痫〔4〕中枢性肌肉松弛【不良反响及本卷须知】耐受性和依赖性、戒断现象,地西泮易通过胎盘和进入乳汁,临产妇和乳母、青光眼应禁用。硝西泮〔硝基安定〕本药抗癫痫作用强,有显著的催眠作用,无明显后遗效应。主要用于各种失眠及癫痫。地西泮第五页,共三十二页。氟硝西泮〔氟硝安定〕为较强的镇静催眠药,亦有较强的肌肉松弛作用。可用于失眠,催眠作用开始快,可持续5~7h。也可用作静脉麻醉药。艾司唑仑〔舒乐安定〕镇静催眠作用比硝西泮强2~4倍,用于焦虑症、失眠、麻醉前给药和癫痫。氟西泮〔氟安定〕口服吸收快,其体内活性代谢物消除慢。催眠起效快、维持时间长,主要用于失眠。三唑仑口服吸收迅速,达峰时间短。半衰期短,消除快,作用较地西泮强,镇静催眠作用尤为显著,主要用于失眠症。第六页,共三十二页。二、巴比妥类巴比妥类药物因结构不同,其作用时间的长短,维持时间的久暂也不相同。一般将巴比妥类药物分为长效、中效、短效和超短效四类〔表3-1〕。第七页,共三十二页。药理作用巴比妥类随剂量增加对中枢抑制的程度逐渐加深,小剂量镇静,增加剂量可催眠,较大剂量可抗惊厥甚至麻醉硫喷妥钠可做静脉麻醉、诱导麻醉或根底麻醉。苯巴比妥常用于麻醉前给药。苯巴比妥有特异的抗癫痫作用。巴比妥类引起的睡眠,是使快波睡眠时相明显第八页,共三十二页。不良反响及应用注意〔1〕一般不良反响为头晕、困倦、精神不振等后遗效应,长效类最易产生。〔2〕长期使用可产生耐受性,长效类苯巴比妥是肝药酶诱导剂,加速了自身的代谢,使药效减低。〔3〕长期应用可产生依赖性,成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