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预防与急救第一页,共六十二页。什么是中暑•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出现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病症的总称,是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急症。••高热环境+体温调节障碍体温↑•、无汗、皮肤干、晕厥等第二页,共六十二页。旅游时发生中暑第三页,共六十二页。高温发生火灾,救火时中暑第四页,共六十二页。运发动中暑第五页,共六十二页。中暑晕倒路面成重度烫伤第六页,共六十二页。中暑原因露天作业阳光直接暴晒不良气象条件〔高温、湿度〕劳动强度大致病因素作息制度不合理个体健康状况差适应性差环境〔人群拥挤,产热集中,散热困难。〕高温作业是中暑的原因,中暑是高温作业的后果。两者是因果关系。第七页,共六十二页。什么是高温作业•高温作业系指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或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温度2℃或2℃以上的作业。•高温作业的类型1.高气温、强辐射作业。2.高温、高湿作业。主要是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或生产上要求保持车间相对湿度较高所致。3.夏季露天作业。夏季的农田劳动、建筑、搬运等露天作业,除受太阳的辐射作用外,还受到被加热的地面和周围物体放出的热辐射作用。第八页,共六十二页。人体能耐多高温度?第九页,共六十二页。临床观察说明,人的体温:1〕低于28℃时,人会丧失意识2〕低于22℃时,可能导致死亡3〕高于41℃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出现说胡话,神志不清等病症4〕高于43℃时,有生命危险5〕成年人体温每升高1℃,心率每分钟增加10次,儿童可增加15次。第十页,共六十二页。35℃-是关系平安生产和人们健康的一个具有指标性意义的温度,是高温和中暑的预警温度。人的体温通常维持在37℃左右,而皮肤在正常情况下为33℃。这4℃之差,使得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得以向皮肤传送,然后再经过皮肤的辐射、蒸发和空气对流将热量传送到体外。因此,环境温度要低于33℃,人体才会感到舒适。如果气温超过33℃,人体便会产生炎热的感觉,这时人体的汗腺开始“启动〞,通过微微出汗来散发体内蓄积的热量。35℃时,浅静脉就会出现扩张现象,皮肤微微出汗,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这时对于个别年老体弱散热不良者来说,需要进行局部降温,以免出现不良病症。35℃!中暑预警线第十一页,共六十二页。容易中暑的8种人第十二页,共六十二页。容易中暑的8种人1、老年人由于皮肤汗腺和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