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骨质疏松诊治指南中国骨质疏松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内分泌科李裕明第一页,共五十三页。指南内容•概述•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预防与治疗第二页,共五十三页。概述概述•定义-WHO〔世界卫生组织〕•骨质疏松症是全身性的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正常的骨骼是由皮质骨和支状骨构造而成的。疏松的骨骼第三页,共五十三页。概述•定义-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NIHConsensusDevelopmentConferenceonOsteoporosis,2000正常骨质疏松第四页,共五十三页。•骨强度=骨量〔骨矿密度〕+骨质量•骨量:骨骼中矿物质的含量•骨质量:是一个综合指标,与骨骼的结构、骨转换率、矿化程度、累积损伤、胶原特性等多种因素有关。•骨骼的结构需满足骨骼作为杠杆〔刚度〕和弹簧〔韧度〕两方面的需要。第五页,共五十三页。•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骼内部会出现骨小梁变细、穿孔和断裂,易于发生微骨折或骨折。•骨软化:有机质不变,矿物质减少•骨硬化:有机质不变,矿物质增多•骨质疏松:有机质减少,矿物质减少第六页,共五十三页。骨质疏松分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Ⅰ型〕: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Ⅱ型〕:指70岁后发生骨松•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指发生在青少年•继发性骨质疏松:第七页,共五十三页。危险因素不可控制因素人种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第八页,共五十三页。危险因素可控制因素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及碳酸饮料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有影响骨代谢疾病和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第九页,共五十三页。临床表现•疼痛•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脊柱变形•严重者身高缩短和驼背•骨折•胸椎、腰椎、髋部〔股骨头〕、桡骨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为常见部位•发生过一次骨折,再次骨折风险明显增加第十页,共五十三页。骨密度测定〔BMD〕•单光子骨密度测定〔SPA〕•双光子骨密度测定〔DPA〕•单能X线骨密度测定〔SXA〕•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DXA〕•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QCT〕•定量超声测定法〔QUS〕第十一页,共五十三页。骨代谢和骨转换测定•常用检测:血清钙、磷、VitD3•骨形成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骨钙素〔OC、BGP〕、骨源性碱性磷酸酶、Ⅰ型前胶原C端肽〔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