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2022喀什第一页,共三十页。流行病学有资料显示我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病率为16.09%,占所有良性胆囊疾病的74.68%。胆囊结石是最常见的慢性胆囊炎危险因素,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占所有慢性胆囊炎的90%~95%,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占所有慢性胆囊炎的4.5%~13.0%。第二页,共三十页。第三页,共三十页。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胆囊结石:胆囊管梗阻,胆囊黏膜损伤细菌感染:逆行感染;局部胆管梗阻是重要原因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胆囊动力学异常:胆汁淤积胆囊缺血:重症疾病其他:病毒、寄生虫感染,饮食因素第四页,共三十页。诊断与评估之临床表现腹痛:最常见,约84%,呈发作性胆绞痛。〔胆源性〕消化不良:常见表现,占56%。右上腹压痛:34%,大多无阳性体征。常见并发症: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源性胰腺炎、Mirizzi综合征、胆石性肠梗阻无病症胆囊结石:将来可出现病症第五页,共三十页。诊断与评估之影像学诊断超声检查:最常用、最有价值,可显示胆囊壁增厚、纤维化、结石。Meta分析其敏感度为97%,特异度为95%,准确度为96%,阳性预测值为95%。慢性胆囊炎的超声特点:胆囊壁增厚(壁厚≥3mm)、毛糙;如合并胆囊结石,那么出现胆囊内强回声及前方声影,假设胆囊内出现层状分布的点状低回声,前方无声影时,那么常是胆囊内胆汁淤积物的影像。注意将胆固醇结晶与息肉相鉴别,假设超声检查时表现为胆囊内不随体位移动的固定强回声且前方不伴声影,多诊断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第六页,共三十页。诊断与评估之影像学诊断CT:1.敏感度为79%,特异度为99%,准确度为89%。2.良好地显示胆囊壁增厚及可能的结石,并能评估胆囊的营养不良性钙化。3.有助于排除其他需要鉴别的疾病。第七页,共三十页。诊断与评估之影像学诊断MRI:1、在评估胆囊壁纤维化、胆囊壁缺血、胆囊周围肝组织水肿、胆囊周围脂肪堆积等方面均优于CT,主要用于鉴别急性和慢性胆囊炎。2、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可发现超声和CT不易检出的胆囊和胆总管的小结石。第八页,共三十页。诊断与评估之影像学诊断肝胆管胆囊收缩素刺激闪烁显像〔CCK-HIDA〕:1、评估胆囊排空的首选影像学检查,可鉴别是否存在胆囊排空障碍。对疑心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者,阳性表现为胆汁充盈缓慢、喷射指数降低〔普通人群喷射指数为70%,低于35%即为低喷射指数〕,且对注射胆囊收缩素低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