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結核病防治組疾病管制局民國92年3月26日第一页,共四十四页。大葉型肺炎〔典型肺炎〕資料來源:Murray,et.al:TextbookofRespiratoryMedicine‧常見症狀:發燒、畏寒、咳嗽帶痰、胸痛。‧檢驗:白血球上昇、通常可在痰中找到致病菌,胸部光呈大Ⅹ葉型肺炎。‧常見病原體:肺炎雙球菌、嗜血桿菌、克雷氏菌、局部厭氧菌及革蘭氏陰性菌第二页,共四十四页。間質浸潤型肺炎〔非典型肺炎〕資料來源:Murray,et.al:TextbookofRespiratoryMedicine‧常見症狀: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乾咳、頭痛、肌肉痛、發燒、但較少胸痛及畏寒。‧檢驗:白血球微幅上昇、痰中通常找不到致病菌,胸部光呈Ⅹ間質性浸潤。‧常見病原體:肺黴漿菌、退伍軍人症、濾過性病毒等。第三页,共四十四页。事件緣起SARS簡介2003年2月26日,越南河內的一位美國商人因非典型肺炎就醫,後來送香港治療後死亡。其後在香港、越南陸續出現非典型肺炎合併呼吸衰竭案例。目前初步懷疑是一種不明的濾過性病毒感染引起〔疑屬副黏液病毒家族〕。其特點為發生濔漫性肺炎及呼吸衰竭,較過去醫學所熟知,由病毒、細菌所引起的非典型肺炎來得嚴重,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暫時將其命名為「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第四页,共四十四页。SARS病例定義Ⅰ2003/3/16WHO修訂疑似病例〔SuspectCase〕於2003年2月1日之後出現:1.發高燒〔>38℃〕及2.一種以上的呼吸道症狀,包括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難並且包括以下一種以上的狀況:a.發病十日內曾與診斷為SARS之個案親密接觸〔指曾照顧SARS個案,或與其共同居住、或曾經直接接觸其呼吸道分泌物及體液。〕b.發病十日內曾到過有SARS病例集中的地區〔含中國廣東及香港、越南河內、新加坡、加拿大多倫多〕第五页,共四十四页。SARS病例定義Ⅱ2003/3/16WHO修訂極可能病例〔ProbableCase〕疑似病例經胸部X光攝影判定為肺炎,或有呼吸窘迫症候群〔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或個案因無法解釋之呼吸道疾患導致死亡,解剖報告顯示未知原因引起之呼吸窘迫症候群病理變化。備註:除了發燒與呼吸道症狀外,SARS尚可能伴隨其他症狀:頭痛、肌肉僵直、食慾不振、倦怠、意識紊亂、皮疹及腹瀉第六页,共四十四页。非典型肺炎不全等於SARS母群體非典型肺炎SARS第七页,共四十四页。CountryCase(s)NoNumberofdeathsLocaltransmissionSwitzerland/Italy20NoneCanada113YesSingapore650YesHongKong26010YesSpain/Ireland/France10Germany40None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