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休克的急救与监护第一页,共四十九页。教学目标1.掌握休克的早期急救及监护2.熟悉休克的概念、临床特征及病因3.了解休克的辅助检查第二页,共四十九页。概念病因与分类病情评估急救护理严重休克的急救与监护开展过程与发病机制第三页,共四十九页。休克是由各种严重致病因素(如创伤、感染、低血容量、心源性和过敏等)引起有效血容量缺乏的急性微循环障碍,是一种神经体液因子失调导致重要生命器官缺血、缺氧及细胞受损的病理过程的反响,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概念第四页,共四十九页。一.休克的病因〔一〕血容量缺乏〔二〕感染〔三〕心源性〔四〕过敏性〔五〕创伤、烧伤〔六〕神经源因素休克的病因与分类第五页,共四十九页。(一)血容量缺乏1.失血性大量丧失全血可引起失血性休克。但休克的发生不仅取决于失血的量还取决于失血的速度。一般情况下,15min内失血少于全血量的10%,机体可以通过代偿使组织灌注量和血压保持稳定。如果超过总血量的20%,而又得不到及时补充,就引起休克。如果超过总血量的50%,可导致死亡。常见疾病:外伤、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激性溃疡出血、产后大出血等。病因第六页,共四十九页。2.失血浆性大量血浆丧失,血容量突然减少也可引起休克。常见疾病:烧伤、急性渗出性腹膜炎等。3.失液性体液丧失引起有效循环血量锐减,也可导致休克。常见:反复呕吐、剧烈腹泻、大量排尿、大汗淋漓等。病因第七页,共四十九页。(二)感染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原虫、真菌等感染,都可引起休克。而革兰氏阴性杆菌及其内毒素所致者最常见,可引起感染性休克。并发感染性休克的常见疾病: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爆发性脑脊髓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病因第八页,共四十九页。(三)心源性与失血性因素相对照,心源性因素引起休克的根底是液体超过了心脏负荷能力,引起心输出量明显减少,有效循环血量和组织灌注量下降。常见疾病: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严重心律失常、心包填塞等。病因第九页,共四十九页。(四)过敏性机体对某些药物或生物制品发生过敏反响,可引起过敏性休克。最常见的是青霉素过敏。另外,破伤风抗毒素、昆虫蛰伤、食物、吸入物及接触物等也可导致过敏性休克。病因第十页,共四十九页。(五)创伤、烧伤创伤和烧伤引起休克的原因,一是失血,二是创伤对神经有强烈刺激,引起交感神经高度兴奋,周围毛细血管收缩,静脉回流减少,同时心率过快,影响心输出量。常见疾病:撕裂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