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后循环缺血〕和VBI〔椎基底动脉供血缺乏〕的前世和今生高山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第一页,共二十七页。高山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们常常把头晕病人诊断为VBI〔椎基底动脉供血缺乏〕,这样做的时候感觉很自然。最近这些年,神经科已经越来越少听到VBI,却常常听到PCI〔后循环缺血〕,但有不少医生只是把以前他诊断为VBI的头晕病人换了个PCI名称而已。这么做对吗?肯定不对。那么,错在哪里?或者说,我们从哪里开始就错了?第二页,共二十七页。高山VBI是个外来语Vertebrobasilarinsufficiency〔VBI〕Insufficiency当年被翻译成了供血缺乏所以,中国就有了“椎基底动脉供血缺乏〞Vertebrobasilarischemia〔VBI〕第三页,共二十七页。高山2000年,Caplan的文章“PCI的昨天、今天和明天〞VBI的源头第四页,共二十七页。高山1955年-1960年:DerekDenny-Brown〔波士顿城市医院哈佛神经中心〕BobSiekert〔梅奥诊所〕CarotidinsufficiencyVertebralbasilarinsufficiency(VBI)DerekDenny-Brown,是美国神经病学成为独立于内外科的创始人BobSiekert,曾担任AHA第一届国际卒中会议的主席60年代,美国和英国临床医生也分别写了几篇VBI病症和体征的文章60年代,VBI在大西洋两岸成为非常通用的诊断名称第五页,共二十七页。高山上世纪60年代在大西洋两岸非常通用的VBI的定义是什么?第六页,共二十七页。高山综述第七页,共二十七页。高山短暂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临床表现:失语或单肢瘫痪,或者伴随脑干病症如眩晕、共济失调、复视,病症在几个小时内改善并最终完全恢复正常。第八页,共二十七页。高山Vertero-basilarinsufficiencyVBI综述第九页,共二十七页。高山主要的病症是:视物模糊、眩晕、共济失调、恶心、感觉障碍、跌倒发作、意识丧失。血管造影会发现大多数病人近端大动脉有狭窄或闭塞。但除此之外,还有些其他原因---脑血流下降导致了“小卒中〞---可逆性的脑和脑干功能障碍。第十页,共二十七页。高山椎动脉很容易在颈部活动时受到影响,特别在寰枕关节,在极度转动的时候,譬如倒车,就可能是灾难性的。颈部按摩也有可能导致类似结果,特别是有颈椎关节炎的时候,我们很多人都体验过在大教堂仰望天花板时,因颈椎极度后仰时椎动脉受压的主观反响。因此,最好斜靠在有靠背的长椅上仰望,中年以后过度转动颈部是愚蠢的。颈椎转颈第十一页,共二十七页。高山病人出现以下病症:眩晕、视觉障碍、意识下降、恶心、共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