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郧阳医学院麻醉学系朱涛第一页,共四十二页。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心脏病人手术麻醉的危险性大于非心脏病人心脏病人施行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危险性又往往大于施行心脏手术第二页,共四十二页。第一节麻醉前评估一.评估依据:(一)心脏功能1、2级病人耐受好或较好3级病人耐受差4级病人极差第三页,共四十二页。(二〕危险因素:Goldman术前有充血性心衰11分术前准备后可改善六个月内发生过心梗10分延期手术室早≥5次/分7分术前准备后可改善非窦性心律或房早7分术前准备后可改善年龄>70岁5分急诊手术4分主动脉瓣显著狭窄3分胸腹腔或主动脉手术3分全身情况差3分术前准备后可改善合计53分0-5分为1级,6-12分为2级;13――25分为3级〔危险较大〕;≥26分为4级〔危险性极大〕第四页,共四十二页。〔三〕常规和特殊检查:EKG:频发室早,呈二联或三联形式出现,或为多源性,甚或出现“RonT〞现象,易演变成为心室颤抖,需加控制,择期手术宜推迟心房颤抖可导致心衰、栓塞和昏厥,术前宜将心室率控制在80次/分左右,至多不超过100次/分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率<40次/min或停搏期≥0.3s,或系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应安装起搏器第五页,共四十二页。房室结功能不全心动过缓已引起病症、急性心肌梗死后持续进行性Ⅱº房室传导阻滞、Ⅱº莫氏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有病症的不完全性双束支传导阻滞,均可开展成为更严重的心律紊乱或完全性传导阻滞,也应考虑安装起搏器无病症的不完全性双束支传导阻滞,麻醉期间一般不会开展成完全性传导阻滞(最好作临时起搏的准备)第六页,共四十二页。对心电图的缺血性改变(如S-T段.T波),应结合临床作出判断和处理。对高度疑心有缺血性心脏病变而心电图正常者,考虑作运动耐量试验超声诊断:心脏各瓣膜,腔室大小放射学诊断:心脏大小,肺动脉,肺血流心血管核医学诊断心导管检查:心内分流第七页,共四十二页。左室射血分数(EF)<0.4,左室舒张末压(LVEDP)>18mmHg,心指数(C1)每分钟<2.2L/m2,或影像检查示多部位心室运动障碍者,表示左室功能差,约相当于心功能分级的Ⅲ或Ⅳ级。X线片心胸比值>0.7亦是高危的征象第八页,共四十二页。〔四〕心脏病的病情特征:先心病紫绀型先心病危险性>非紫绀型先心病;分流量大并有肺动脉高压的危险性>分流小无高血压;有右室流出通道严重阻塞的紫绀型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或三联症,“紫绀性缺氧危象〞的诱发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