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tānhuàn)第一页,共一百四十页。第一节概述(ɡàishù)第二页,共一百四十页。脑瘫定义(dìngyì)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指从受孕开始到出生后1年以内各种原因(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导致的一种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控制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癫痫(diānxián)、感知觉障碍、语言及精神行为异常。第三页,共一百四十页。小儿(xiǎoér)脑瘫的三要素小儿CP概念的核心内容为三个要素(yàosù)发育性非进行性永久性第四页,共一百四十页。小儿(xiǎoér)脑瘫的核心内容1、发育性脑瘫是脑组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的损伤,指各种原因作用在末成熟的、正在生长发育中的脑组织上,而不是作用在已发育成熟的脑组织上。2、非进行性由于CP脑病变是非进行性的,故临床症状也是非进行性的,病情以不再向前(xiànqián)ɡ发展为特点。第五页,共一百四十页。小儿(xiǎoér)脑瘫的核心内容3、永久性CP不是一过性的疾病,如患脑炎时可呈现运动障碍,但其可随脑炎治愈而消失,患CP时如不及时治疗则可导致永久性的运动障碍,甚至造成残疾。如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中轻症化、正常化,这就是(jiùshì)可以变化的含义。第六页,共一百四十页。CP的典型(diǎnxíng)姿态第七页,共一百四十页。第八页,共一百四十页。脑瘫的发病(fābìng)情况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疾患,近20年产科和新生儿医疗保健虽有极大发展,但脑瘫的发病率却无明显(míngxin)ǎ的变化。发达国家的发病率为1.8‰~4.9‰,我国脑瘫(CP)的发病率为1.8‰~6.0‰、0~4岁肢体残疾儿童约62万,并以每年4.6万的速度递增,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产生极大影响。第九页,共一百四十页。脑瘫的原因(yuányīn)出生(chūshēng)前因素(52%)1、孕母感染病毒,如风疹、流感、弓形体病、巨细胞包涵体、梅毒2、理化因素:放射线、过量吸烟、酗酒、有机汞、CO3、孕母患病及用药:母重度贫血、糖尿病、妊毒症、服用不适宜的药物(激素等)4、胚胎期脑发育异常、前置胎盘、胎盘老化、早剥、羊水混浊第十页,共一百四十页。脑瘫的原因(yuányīn)围产期因素(33%)1、早产儿:约有20~25%患儿出生体重<2500克,包括早产、小样儿、多胎、胎龄愈小发病者愈多,出生体重在1500克以下的极小(jíxio)ǎ未成熟儿及胎龄在32周以下者发生CP的危险性最大。2、核黄疸:血清胆红素>20mg/dl,持续黄疸和重症黄疸。3、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