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与胃癌陈旭第一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归因于感染的癌症全球负担感染因子癌症2012年新发病例数占新发病比例幽门螺杆菌胃癌770,00035.4%人类乳头状病毒子宫颈癌等640,00029.5%乙型肝炎病毒肝癌420,00019.2%丙型肝炎病毒肝癌170,0007.8%EB病毒鼻咽癌等120,0005.5%人类疱疹病毒8型Kaposi‘s肉瘤44,0002.0%……2200,000100%第二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全球胃癌新发和死亡病例及区域比例估计胃癌新发病例数952000胃癌死亡人数723000降低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是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第三页,共三十九页。胃癌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幽门螺杆菌环境和饮食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作用次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强调重要的可控的危险因素可控可控不可控第四页,共三十九页。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肠化生•幽门螺杆菌感染•肠化生•胃癌家族史非贲门癌贲门癌Hp感染引起肠化环境因素作用次于Hp感染第五页,共三十九页。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简化第六页,共三十九页。幽门螺杆菌阴性者胃癌发生风险低血清Hp抗体阴性尿素呼气试验或快速尿素酶试验阴性组织学检查Hp阴性组织学检查无胃炎、无萎缩幽门螺杆菌阴性的定义幽门螺杆菌阴性胃癌占0.67%〔21/3161〕Hp阴性胃癌Hp阳性胃癌男/女11/10(男女相等)2139/1001平均年龄(岁)56.5±17.5(年轻)67.5±12.0肠型/弥漫型7/14(多数是弥漫型)2479/661幽门螺杆菌阴性胃癌发生率低,多数是弥漫型胃癌第七页,共三十九页。胃癌Lauren分型胃癌肠型混合型弥漫型常见好发于胃窦分化型腺癌多见于中老年人从萎缩/肠化开展而来少数好发于胃体印戒细胞、未分化多见于年轻人从“正常胃黏膜〞开展而来兼有肠型及弥漫型成分第八页,共三十九页。Correa教授提出的肠型胃癌发生模式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异型增生胃癌这一模式在国际范围被反复验证,被普遍接受。第九页,共三十九页。统一认识循证第十页,共三十九页。为什么要在萎缩发生前铲除Hp?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异型增生胃癌铲除幽门螺杆菌后萎缩可局部逆转,但肠化生不能逆转。肠化生降低胃癌风险效果逐渐下降不可转逆点几乎可完全预防肠型胃癌发生。第十一页,共三十九页。胃癌高发人群干预:福建长乐1630例Hp阳性患者,其中988例无胃黏膜和/或肠化生817例铲除Hp813例抚慰剂7例胃癌11例胃癌7例原有萎缩和/或肠化生0例原无萎缩和/或肠化生5例原有萎缩和/或肠化生6例原无萎缩和/或肠化生7.5年随访铲除幽门螺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