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对心力衰竭进程的影响和干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戴闺柱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第一页,共四十七页。2心力衰竭——心脏病最后的大战场EBraunwaldACC2003心力衰竭正在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第二页,共四十七页。3流行病学调查我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35~74岁,15518人,心衰患病率为0.9%女性高于男性;北方高于南方。随着年龄增高,心衰的患病率显著上升,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第三页,共四十七页。4流行病学调查局部地区心衰住院病例共10714例回忆性调查:病因:冠心病高血压病风湿性心瓣膜病198036.8%8.0%34.4%200045.6%,12.9%18.6%我国心衰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的地区分布,正是与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地区分布相一致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第四页,共四十七页。5流行病学调查在美国,高血压是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FraminghamHeartStudy5124例心力衰竭91%在发生心力衰竭之前有高血压357例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平均生存时间:男性:1.37年女性:2.50年;5年生存率:男性:24%女性:31%积极控制高血压可使:•高血压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降低55%•死亡率亦降低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第五页,共四十七页。6定义心力衰竭是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心肌梗死、血液动力负荷过重、炎症〕,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射血/充盈功能低下。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第六页,共四十七页。对心衰发生开展机制的认识心衰治疗概念的根本性转变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第七页,共四十七页。8心衰发生开展的机制50年代~80年代:初始的心肌损伤以后所引起的血液动力学应力促发了对循环的不良作用血液动力学异常与病症相关;与心衰进展、长期预后、死亡率无关90年代~至今初始的心肌损伤以后,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系统的长期、慢性激活促进心肌重塑,引起心室结构、功能的变化导致心室射血/充盈功能低下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第八页,共四十七页。9心肌重塑的特征病理性心肌细胞肥大伴胚胎基因再表达心肌细胞的凋亡与坏死ECM的过度沉积或降解增加临床表现为:心肌肌重、心室容量的增加心室形状的改变〔横径增加呈球状〕心肌重塑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第九页,共四十七页。10心肌细胞肥大压力超负荷:肌原纤维平行增加,心肌细胞变厚→向心性心室肥厚容量超负荷:肌原纤维成长列增加,心肌细胞变长→心室扩张心肌重塑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