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卷,第1期2023年2月公路工程HighwayEngineeringVol.48,No.1Feb.,2023Doi:10.19782/j.cnki.1674-0610.2023.01.007[收稿日期]2021-09-13[基金项目]江苏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2017T31)[作者简介]傅晨曦(1986—),男,江苏江阴人,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钢结构桥梁、预制装配式桥梁设计研发工作。[引文格式]傅晨曦,周青,韩大章,等.跨航道简支钢桁梁桥主桁节点与横梁连接性能研究[J].公路工程,2023,48(1):46-54,59.FUCX,ZHOUQ,HANDZ,etal.Studyonconnectionperformancebetweenmaintrussjointandbeamofsimplysupportedsteeltrussbridgeacrosschannel[J].HighwayEngineering,2023,48(1):46-54,59.跨航道简支钢桁梁桥主桁节点与横梁连接性能研究傅晨曦1,周青1,韩大章1,熊文2,宋晓东2(1.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14;2.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桥梁工程系,江苏南京211189)[摘要]对于简支钢桁梁桥,主桁受力变形会引起桥面系的变形,进而使横梁产生面外弯矩,影响整体受力性能;同时横梁面内也承受较大的弯矩,使得横梁与主桁连接部位应力较大。为改善横梁面外受力与面内受力情况,提高主桁节点与横梁连接性能,首先建立整体模型并通过参数分析研究采用不同施工方法对横梁面外弯矩的影响;然后,基于局部模型分析了横梁与主桁连接部位的受力情况,并对比了不同构造措施对此连接区域受力的改善程度。研究表明:采用纵梁滞后安装、设置长圆孔等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恒载作用下纵梁与主桁纵向变形不一致导致的横梁面外弯矩,但是考虑活载效应后,各种措施降低效果有所减少;对于传统的横梁与主桁连接形式,由于横梁面内弯矩较大,腹板与主桁连接角钢会出现较大的应力,采用纵梁滞后安装、设置长圆孔等施工措施不能有效降低此应力,故成为结构的薄弱环节;在横梁上翼缘与主桁连接位置采用角钢连接的加强构造形式可以有效提高节点刚度,降低主桁与横梁连接部位的应力水平;采用整体节点的构造形式则可以有效避开横梁与主桁连接的受力薄弱位置,新的连接位置距离主桁一定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