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fùshǔ)医院第一页,共六十四页。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是创伤和感染后最严重(yánzhòng)的并发症,发病率高。严重创伤及多发伤后发生率为10%。急诊大手术后发生率为8%-22%。大面积深度烧伤后约为30%。病死率与创伤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及受累器官的多少关系密切。第二页,共六十四页。单一器官衰竭的病死率约为20%,随着(suízhe)器官衰竭的个数增加,病死率递增。4个和4个以上器官衰竭的病死率接近100%因此,正确理解及掌握MODS的概念是十分重要的。第三页,共六十四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失血性休克和感染是严重创伤后首要(shǒuyào)致死因素。40年代后随着休克复苏技术的进步和各种抗生素的出现,使得许多休克和感染的伤员得以渡过早期的打击而幸运的存活下来。但这些伤员面临着器官衰竭这一新的并发症的威胁。50和60年代,ARF、ARDS和DIC等单器官衰竭(singleorgonfailure,SOF)成为严重创伤休克后主要致死原因,从而促进了器官支持的研究。第四页,共六十四页。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一种新的临床综合征引起人们的注意,即当全身或某一器官遭受严重创伤应急打击(dǎjī)后能导致其它器官功能的相继损害。1973年Tilney报道:18例腹主动脉瘤破裂的病人被成功手术后,开始时病人似乎相对稳定,不久相继出现多个器官和系统的功能衰竭,本组病例死亡率高达90%。Tilney详细描述了此综合征,并首次称之为序惯性系统衰竭.(Sequentialsystemfailure)第五页,共六十四页。1975年Baue发表一篇(yīpiān)题为“70年代综合征-进行性序惯性多系统器官衰竭”的文章,对MODS概念的确立做出了贡献。Border(1976)和Eiseman(1977)分别将其作为一个新的综合征正式命名为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和多器官衰竭(MOF),被人们普遍接受。第六页,共六十四页。1991年ACCP和SCCM共同倡议将MOF改为MODS(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将MOF改为MODS更加准确反映了此综合征进行(jìnxíng)性和可逆性的特点,从而指导临床进行(jìnxíng)早期诊断和防治。第七页,共六十四页。定义:MODS指机体在遭受严重创伤、休克、感染及大手术等急性损害24小时后同时或序贯性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或系统功能障碍,不能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临床综合征。强调(qiángdiào)病变的动态性和可逆性。第八页,共六十四页。特点:⒈发病因素—急性(jíxìng)⒉表现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