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发热(fārè)(fārè)、肠道门诊、肠道门诊基本知识基本知识第一页,共三十七页。(zhòngdiǎn)1肠道传染病:粪-口传播。霍乱、脊髓灰质炎、甲肝、戊肝、伤寒与副伤寒、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2呼吸道传染病:飞沫传播。肺结核、流感、麻疹、白喉、流脑(liúnǎo)、风疹、军团菌、SARS。第二页,共三十七页。(hòdiǎ)3.经血液传播:艾滋病/HIV感染、乙肝、丙肝、梅毒4.性接触传播:艾滋病/HIV感染、乙肝、丙肝、梅毒、淋病(lìnbìng)等5.母婴传播:艾滋病/HIV感染、乙肝、丙肝、梅毒、淋病等6.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疫、疟疾、血吸虫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脑、登革热、狂犬病、炭疽等。第三页,共三十七页。(yùfáng)1、管理传染源:传染源报告制度是早期发现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传染源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传染源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防制传播流行的重要措施。2、切断传播途径: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包括(1)消灭(xiāomiè)污染环境的病原体和(2)消灭(xiāomiè)传播媒介(杀虫措施)。除四害(老鼠、臭虫、苍蝇、蚊子)第四页,共三十七页。3保护易感人群(rénqún):针对性注射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包括主动或被动特异性免疫力。第五页,共三十七页。粤卫办〔2011〕50号关于印发(yìnfā)广东省霍乱等重点感染性腹泻疾病监测方案(2011年版)等6个监测方案的通知第六页,共三十七页。(xiāngguān)(一)腹泻病例:指每日(24小时内)排便3次或以上且具有粪便性状改变(如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等)者。(二)感染性腹泻:指主要由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病毒)及其毒素所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肠道传染病。(三)霍乱、细菌性痢疾、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感染等腹泻病的监测病例定义及诊断标准(包括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按照卫生部颁布的传染病诊断行业标准(WS289-2008、WS287-2008和WS271-2007)执行。(四)霍乱、细菌性痢疾、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感染等腹泻病的暴发疫情定义: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ɡōnɡɡònɡwèishēnɡ)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及相关疾病调查处置指引或预案执行。第七页,共三十七页。(yìqíng)全省各级各类卫生机构负责开展霍乱、细菌性痢疾及其它感染性腹泻散发个案和暴发疫情的监测。1.病例发现与报告。各级各类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