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lèigǔ)骨折第一页,共七十八页。教学(jiāoxué)目的与教学(jiāoxué)重点和难点•教学目的:–掌握肋骨骨折的诊断–掌握肋骨骨折治疗(zhìliáo)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nádiǎn):–重点:定义,血气胸的鉴别诊断;–难点:鉴别诊断。第二页,共七十八页。【概述(ɡàishù)】•肋骨骨折在胸部伤中约占61%~90%。不同的外界暴力作用方式所造成的肋骨骨折病变可具有不同的特点:作用于胸部局限部位的直接暴力所引起的肋骨骨折,断端向内移位,可刺破肋间血管、胸膜和肺,产生血胸或(和)气胸。间接暴力如胸部受到前后挤压时,骨折多在肋骨中段,断端向外移位,刺伤胸壁软组织,产生胸壁血肿。枪弹伤或弹片伤所致肋骨骨折常为粉碎性骨折。在儿童,肋骨富有弹性,不易折断,而在成人,尤其是老年人,肋骨弹性减弱(jiǎnruò),容易骨折第三页,共七十八页。解剖(jiěpōu)特点肋骨共有12对,左右对称,连接胸椎和胸骨而组成胸廓,对胸部脏器起着保护作用。第1~3肋骨较短,且有锁骨、肩胛骨的保护,较少发生骨折;第4~7肋骨较长且固定,最易发生骨折;第8、9、10肋骨虽长,但借第七肋骨间接与胸骨相连而构成肋弓,弹性较大(jiàodà),不易折断;第11、12肋前缘游离,也称“浮肋”,较易避免暴力作用,不易骨折。第四页,共七十八页。解剖(jiěpōu)第五页,共七十八页。解剖(jiěpōu)特点•肋骨的骨结构特点是:切面观呈扁平状,中间有一层松质骨,周围是极薄的密质骨。•肋骨头与胸椎构成关节;肋骨结节与胸椎横突形成关节;肋骨头与结节之间的狭窄部位称“肋骨颈”。•肋骨前连软骨,后有关节,肋骨本身富有弹性,有缓冲外力的作用。第1至第3肋短小,又有肩胛骨、锁骨及上臂保护,一般不易受伤(shòushāng),而浮肋弹性更大,不易骨折。因此,骨折常发生于4~7肋。第六页,共七十八页。第七页,共七十八页。胸部(xiōnɡbù)体表标志•胸骨角(sternalangle)又称Louis角。为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其两侧分别与左右第2肋软骨相连接,胸骨角还标志气管分叉、心房上缘和上下纵隔交界及相当于第4胸椎下缘水平。胸骨角平第2肋软骨水平,胸腔穿刺抽液多在肩胛下角线第7~9肋间•肩胛骨(scapule)位于后胸壁第2~8肋骨之间。被检查者取坐位或直立位两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平第7肋骨水平或第7肋间隙,或相当于第8胸椎的水平•腋前线(anterioraxillaryline)(左、右)上肢向外侧方平举,与躯体成90°以上角时,通过腋窝前皱襞沿前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