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压疗法(liáofǎ)永吉县中医院冯淑娥第一页,共三十一页。目录定义基本技术(jìshù)耳压疗法禁忌耳压疗法注意事项第二页,共三十一页。定义使用丸状物贴压耳穴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常用于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zuògǔshénjīng)痛等;炎症性疾病如中耳炎、牙周炎、咽喉炎;功能紊乱性病症如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癔症等;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肠炎。第三页,共三十一页。基本操作耳部解剖l.耳轮:耳廓最外圈的卷曲部分。2.耳轮脚:耳轮深入到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3.耳轮结节:耳轮后上方(shànfān)ɡɡ的膨大部分。第四页,共三十一页。耳部解剖4.耳轮尾:耳轮末端与耳垂(ěrchuí)的交界处。5.对耳轮: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称对耳轮上脚,向前分叉的一支称对耳轮下脚,其余部分称对耳轮体。6.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脚与相应耳轮之间的三角形凹窝。7.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沟,又称舟状窝。第五页,共三十一页。耳部解剖8.耳屏:耳廓前方呈瓣状的突起,又称耳珠。9.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āoxiàn)。10.对耳屏:耳垂上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11.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第六页,共三十一页。耳部解剖12.耳垂:耳郭下部无软骨的部分。13.耳甲艇:耳轮(ěrlún)脚以上的耳甲部分。14.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甲部分。15.外耳道口:耳甲腔前方的孔窍。第七页,共三十一页。耳穴的分布耳穴在耳部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与身体各部相应的穴位在耳部的分布象一个倒置的胎儿。一般来说,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其中与胸腔(xiōngqiāng)脏器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腔,与腹腔脏器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艇;耳轮脚相当于横隔膜,消化道在耳轮脚周围呈环形排列。第八页,共三十一页。第九页,共三十一页。第十页,共三十一页。第十一页,共三十一页。第十二页,共三十一页。耳穴探查1、探查工具:金属或木质(mùzhì)探针,探头端圆钝,直径约1.5-2毫米。2、探查法:用探捧在与疾病相应的耳区周围逐渐向中间顺序探查。当触及反应点时,病人会有呼痛或皱眉、躲避等表现。但在探压时用力要均匀,时间要相等,并应事先提醒患者仔细体会各点的压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