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呼吸(hūxī)暂停第一页,共五十六页。尽管近年来人们对早产儿呼吸暂停(apnea)病理生理改变的理解有了很大的加深,但严重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可导致脑损伤,有报道胎龄小于32周早产儿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发作的天数与3岁时神经系统(shénjīngxìtǒng)发育异常密切相关。所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仍然要花大量的时间对呼吸暂停发作进行监测、评估和管理。第二页,共五十六页。一、呼吸暂停(zàntínɡ)定义及发生率定义:早产儿呼吸(hūxī)暂停是指呼吸(hūxī)暂停时间>20秒,常伴有心率减慢<100次/min及发绀,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第三页,共五十六页。原发性呼吸暂停是指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无明显(míngxiǎn)发病因素所致的呼吸暂停。继发性呼吸暂停是指因各种不同基础疾病及其他附加因素所致的呼吸暂停,常见情况有组织供氧不足、感染性疾病、中枢神经受损、代谢紊乱、环境温度不稳定、高胆红素血症、气道梗阻、剧烈疼痛及母亲用过量麻醉止痛药、ROP检查过程中等。第四页,共五十六页。发生率:与胎龄有密切的关系,大多数发生(fāshēng)于胎龄小于30周的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与胎龄的关系胎龄呼吸暂停发生率(%)<28周9030~33周5034~35周7>36周—第五页,共五十六页。因此,原发性呼吸(hūxī)暂停多指早产儿呼吸(hūxī)暂停。阻塞性呼吸暂停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分为中枢性呼吸暂停混合性呼吸暂停。第六页,共五十六页。中枢性呼吸暂停患儿没有自主呼吸或呼吸动作,但无呼吸道阻塞。阻塞性呼吸暂停有呼吸动作,但是缺乏上部气道开放的神经肌肉控制,尽管患儿持续进行呼吸动作,气流(qìliú)仍无法进入患儿肺内。混合性呼吸暂停是中枢性、阻塞性两种呼吸暂停的联合。它可以中枢性或阻塞性呼吸暂停任一种形式开始,以后可以两种交替或同时存在。三种呼吸暂停的发生率以混合性最多,占53%~71%。阻塞性和中枢性分别为12%~20%及10%~25%。第七页,共五十六页。二、呼吸(hūxī)暂停的病因及病理生理(一)原发性呼吸暂停原发性呼吸暂停主要与早产儿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发育未成熟有关。1.呼吸中枢的组织结构及功能不成熟,神经冲动传出较弱,任何细微的干扰均可发生呼吸调节障碍;2.呼吸系统解剖结构发育未完善(wánshàn),肺泡通气量、潮气量较小,肺代偿能力较差,肺牵张反射较弱,当呼吸负荷增加时不能有效延长吸气时间。第八页,共五十六页。⑴呼吸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