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8ZX09735005);北京中医药大学新教师启动基金项目(2020⁃JYB⁃XJSJJ⁃009);北京中医药大学重点攻关项目(2020⁃JYB⁃ZDGG⁃035)作者简介:李芝奇(1998.02—),女,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药安全性评价及主要活性/毒性物质基础筛选,E⁃mail:lizhiqi1998@126.com通信作者:赵崇军(1988.03—),男,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中药安全性评价及主要活性/毒性物质基础筛选,E⁃mail:1014256537@qq.com;刘振权(1976.06—),男,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男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研究,E⁃mail:lzqbzy@sina.com;林瑞超(1954.04—),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药品质评价,E⁃mail:linrch307@sina.com中药研究基于斑马鱼模型结合网络药理学探究重楼肝毒性机制李芝奇陈美琳郭思敏范琦琦林子力钟鑫悦蔡琼高睿涵林瑞超赵崇军刘振权(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品质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2488)摘要目的:重楼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记载为小毒,但其毒性机制尚未阐明。随着人们对中药安全性问题的重视,重楼的临床使用安全性及其机制也待明确,本文旨在阐明重楼提取物的肝毒性机制。方法:通过斑马鱼模式生物进行急性毒性验证,采用4dpf斑马鱼暴露于重楼提取物中,24h后吖啶橙染色,组织病理切片证明其肝脏毒性。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重楼肝毒性靶点,并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验证网络预测靶点及通路。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重楼提取物暴露处理4dpf斑马鱼24h,吖啶橙染色重楼水提物组及醇提物组在肝脏部分均会出现黄绿色荧光点,组织病理切片显示肝细胞排列紊乱松散,出现细胞凋亡、空泡等现象,表明重楼具有肝脏毒性。网络药理学结果预测重楼肝毒性可能与细胞增殖的肉瘤基因(Ras)信号通路,能量代谢和信号转导相关的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JAK)/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B)、鼠双微基因2(MDM2)、STAT3、雷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