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页,共一百三十页。中国医德中国医德万智学万智学第二页,共一百三十页。曾经有一位著名学者(xuézhě)应邀到某大学作报告,在报告前他问学生,中国现代社会最缺什么。台下的同学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缺——德”缺——德”第三页,共一百三十页。第四页,共一百三十页。为什么要在医学院校开展对医学生医德(yīdé)教育呢?第五页,共一百三十页。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医德(yīdé)医风建设,足以说明医德(yīdé)医风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服务群众健康中的重要作用。第六页,共一百三十页。2001年中共中央向全国公开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shíshī)纲要》,确立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20个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chénɡxìn)、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第七页,共一百三十页。良好的医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表现。医院是特殊的服务单位,医务活动(huódòng)除接触病人外,还要与病人的家属、亲友及同事密切接触。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风貌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心理和疾病的治疗,同时也对社会人群产生影响,医务人员的服务形象实质上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第八页,共一百三十页。良好的医德同时也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医疗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两方面(fāngmiàn)的因素。有的医务人员技术水平虽然不是很高,但对待患者认真负责,遇到问题虚心求教,认真钻研,拟定的每一项诊疗措施都经过深思熟虑,治疗效果就比较好。相反,若医务人员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粗心大意,敷衍塞责,虽然水平较高,但也会常常出现差错甚至发生医疗事故,诊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第九页,共一百三十页。同时,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理状况,对疾病的康复会产生密切影响。为此,我们必须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增强医务人员的事业心、责任感,以细心诊治,热情服务,为病人创造出一个心情舒畅的环境,增强战胜(zhànshèng)疾病的信心。第十页,共一百三十页。第十一页,共一百三十页。第十二页,共一百三十页。第十三页,共一百三十页。第十四页,共一百三十页。一是医学院校是培养医学人才的基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知识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医学生的医德医风也提出了新的课题,救死扶伤的职业要求决定了其医德教育(jiàoyù)在学校教育(jiàoyù)中的重要地位。第十五页,共一百三十页。“养德崇医、见贤思齐”,这就是平凉医专的校训。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