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细菌检验(jiǎnyàn)技术第一页,共九十四页。第一页,共九十四页。第一节细菌形态检验(jiǎnyàn)技术第二页,共九十四页。第二页,共九十四页。一、细菌染色标本镜检(一)染色标本检查的基本程序1、涂片2、干燥(gānzào)3、固定4、染色染料种类:碱性染料、酸性染料、中性染料,碱性染料最常用第三页,共九十四页。第三页,共九十四页。(1)单染法用一种染料进行染色(rǎnsè),可观察细菌的大小、形态和排列,但不能用于鉴别细菌。如:亚甲蓝染色(rǎnsè)法(2)复染法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染料进行染色,不仅可以观察细菌的大小、形态和排列。还可用于鉴别细菌,又称为鉴别染色。•鉴别染色—革兰染色抗酸染色第四页,共九十四页。第四页,共九十四页。复染法的一般(yībān)步骤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第五页,共九十四页。第五页,共九十四页。5、镜检•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所用放大倍数(bèishù):10×100=1000•所用镜头:油镜头•镜油:香柏油或石蜡油•香柏油折光率(n=1.515)与玻片折光率(n=1.52)接近•显微镜使用完毕须擦拭镜头。第六页,共九十四页。第六页,共九十四页。(二)革兰染色法1、染液组成:结晶(jiéjīng)紫染液、卢戈碘液、95%乙醇、稀释复红第七页,共九十四页。第七页,共九十四页。2、染色方法•标本涂片,固定(gùdìng)结晶紫初染(1分钟)→第八页,共九十四页。第八页,共九十四页。3、染色结果(jiēguǒ)•兰阳性菌(G+)——紫色;•革兰阴性菌(G-)——红色。第九页,共九十四页。第九页,共九十四页。第十页,共九十四页。第十页,共九十四页。4、染色原理(1)渗透学说:与肽聚糖结构有关G﹢菌:细胞壁厚,肽聚糖网状分子形成一种透性屏障,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脱水而孔障缩小,故保留结晶紫-碘复合物在细胞膜上。呈紫色。Gˉ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其脂含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fèngxì)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复红复染后呈红色。第十一页,共九十四页。第十一页,共九十四页。第十二页,共九十四页。第十二页,共九十四页。(2)化学学说:与细菌细胞质中核糖核酸(hétánɡhésuān)镁盐有关(3)等电点学说:与细菌所带电荷有关第十三页,共九十四页。第十三页,共九十四页。5、临床意义•鉴别细菌•选择用药(yònɡyào)•理解细菌的致病作用第十四页,共九十四页。第十四页,共九十四页。6、影响因素(1)操作因素★涂片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