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患者(huànzhě)筛查确诊送治及出院后管理吴洪军主任医师九江市第五(dìwǔ)人民医院第一页,共四十七页。重性精神疾病,又称严重精神障碍、重性精神障碍,是指疾病症状严重,导致患者社会(shèhuì)适应等功能严重损害、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认识,或者不能处理自身事务的精神障碍。第二页,共四十七页。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白知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并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自身或他人(tārén)人身安全的行为,长期患病会严重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第三页,共四十七页。有统计表明,我国重性精神病患者约1600万人,其中只有约20%就医,其余大部分散落在社会,成为(chéngwéi)一种社会隐痛。第四页,共四十七页。根据2003年我省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重性精神病人肇事肇祸发生率为32.4%,其中杀人放火2.54%、毁物等危害社会(shèhuì)治安发生率为19.68%。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救治和管理,已成为影响社会(shèhuì)公共安全的重要因素。第五页,共四十七页。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经济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和恶性肿瘤等疾病,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重性精神病患者复发率高,不少患者家庭因为经济压力不堪重负,造成(zàochénɡ)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第六页,共四十七页。筛查全面开展筛查。各县(市、区)协调办要结合《居民个人健康档案》、残联及公安等部门提供的精神病患者信息组织(zǔzhī)开展现场筛查登记,重点抓好已出院病人和新出院病人的筛查。要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和板报、宣传小册等形式,进社区、进农村、进医院,特别注意和精神病患者及家属的交流沟通,打消患者和家属的顾虑,使患者及时得到治疗,确保筛查工作全覆盖。第七页,共四十七页。重性精神病患者免费救治协调办公室(以下简称县协调办)要牵头组织乡镇、街办,对所有人群进行重性精神病患者线索(xiànsuǒ)调查(筛查)工作,并做好信息登记工作。第八页,共四十七页。基层医疗机构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要开展贫困重性精神病人线索调查问题清单筛查,当知情人回答有人符合任何(rènhé)一条中任何(rènhé)一点症状时,应当进一步了解可疑患者的姓名、性别、住址等情况,填写《重性精神疾病线索调查登记诊断表》,报县协调办。如果监护人拒绝接受诊断,则在诊断栏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