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选择血管(xuèguǎn)通道与PICC的维护邵阳市第一(dìyī)人民医院普外科王丁花第一页,共五十八页。第一页,共五十八页。内容(nèiróng)静脉治疗的发展史血管通道(tōngdào)工具的种类静脉治疗新理念—主动静脉治疗静脉通道的优选方法辅助工具第二页,共五十八页。第二页,共五十八页。静脉(jìngmài)治疗发展史1940年在美国建立起第一支静脉输液队伍,称为静脉输液护士。静脉输液仅应用于少数病人。使用非一次性物品。1950年一次性物品的诞生。1957年前使用注射器针头进行静脉输液。57年发明头皮(tóupí)针。1960年各种物品的出现白花齐放。1964年发明了第一代静脉留置针。1970年精尖技术的应用。1972年美国成立INS(静脉输液护理学会)。80年代医疗中心的成立。中国开始应用静脉套管针,但仅限于手术室、ICU、急诊科使用。90年代医疗改革。中国开始在病房应用静脉套管针输液。1999年12月静脉输液学会在北京成立。2005年12月广东省护理学会静脉输液专业委员会在广州成立。2000年以后PICC输液港开始应用于临床。第三页,共五十八页。第三页,共五十八页。静脉输液(shūyè)的选择TPN化疗(huàliáo)抗生素疼痛(téngtòng)治疗血液制品补液其他药物第四页,共五十八页。第四页,共五十八页。血管通道(tōngdào)工具的种类外周静脉器材(qìcái)中心静脉器材–钢针(短期)–传统套管针(短期)–中线导管(中期)–经外周穿刺(chuāncì)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急性期使用CVC(中期)–隧道型CVC(中长期)–完全植入型输液港(长期)-经由胸部或手臂埋植第五页,共五十八页。第五页,共五十八页。外周短期静脉器材(qìcái)-套管针优点:方便(fāngbiàn)-操作步骤已被广泛接受保护血管费用-价格低廉第六页,共五十八页。第六页,共五十八页。外周短期静脉器材(qìcái)-套管针缺点:短期治疗,留置时间:72-96小时堵塞率、脱出率高静脉炎发生率高药物可能过分刺激外周血管病人(bìngrén)最终可能没有可以穿刺的血管第七页,共五十八页。第七页,共五十八页。外周短期静脉(jìngmài)器材-套管针Maki1989关于静脉炎的研究:1054例短期外周导管48-72hr后,39-50%套管针不得不被拔除。第5天70%失去通路,其中41.8%由于静脉炎,27%由于药物外渗、堵塞或漏液24-48hr.内静脉炎发生率明显(míngxiǎn)较高30%的并发症发生于置管后24-48hr.内外周静脉输液的最主要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