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民族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doc
下载文档

ID:251219

大小:101.50KB

页数:22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3-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湖北 民族学院 硕士研究生 学位 论文 撰写 规范
湖北民族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研究成果的重要学术文献资料,是申请和授予相应学位的基本依据。指导教师应加强指导,严格把关。学位论文的撰写必须按照规范完成。 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的要求制订,请遵照执行。 1 内容要求 1.1 题目 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学位论文的中文题目应不超过30字。 1.2 摘要与关键词 1.2.1 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应包括论文的基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1.2.2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1.3 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3.1 绪论 绪论一般作为第1章。绪论应包括: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成果,存在的不足或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等。 1.3.2 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学位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论文主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各方面: 本研究内容的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论证; 本研究内容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计算; 本研究内容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本研究内容的理论分析。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研究成果单独书写,并注明出处,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对于将其他领域的理论、结果引用到本研究领域者,应说明该理论的出处,并论述引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管理和人文学科的论文应包括对研究问题的论述及系统分析,比较研究,模型或方案设计,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模型运行的结果分析或建议、改进措施等。 自然科学的论文应推理正确,结论明确,无科学性错误。论文主体各章后应有一节“本章小结”。 1.3.3 结论 学位论文的结论作为论文正文的最后一章单独排写,但不加章号。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总结。在结论中应明确指出本研究内容的创造性成果或创新点理论(含新见解、新观点),对其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等加以预测和评价,并指出今后进一步在本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工作的展望与设想。结论内容一般在2000字以内。 1.4 参考文献 硕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应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应占1/4以上。参考文献中近五年的文献数一般应不少于总数的1/3,并应有近两年的参考文献。教材、产品说明书、各类标准、各种报纸上刊登的文章及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著名的内部报告如PB、AD报告及著名大公司的企业技术报告等除外)等通常不宜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引用网上参考文献时,应注明该文献的准确网页地址,网上参考文献不包含在上述规定的文献数量之内。 1.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后应列出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含已录用,并有录用通知书的学术论文,录用通知书中应明确说明论文的发表卷、期号)。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可单做一项列出,与学位论文无关的学术论文不宜在此列出。 1.6 致谢 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对课题给予资助者应予以感谢。 2. 书写规定 2.1 论文正文字数 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为2~4万字,其中绪论要求为3000-5000字。 2.2 论文书写 研究生学位论文一律要求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论文打印用A4纸(210mm×297mm),页边距为上25.4mm,下25.4mm,左31.7mm,右31.7mm。页码在页面底端居中放置;摘要、目录、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等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编排。硕士学位论文的扉页、摘要、图题及表题等,都要求用中、英文两种文字给出,编排上中文在前。扉页、摘要的英文部分另起一页。 2.3 摘要 摘要的字数(以汉字计),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一般为500-1000字,以能将规定内容阐述清楚为原则。摘要页不需写出论文题目。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应完全一致,在语法、用词上应准确无误。 2.4 目录 目录应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条三级标题及其页号,含: 摘要 Abstract 正文章节题目(要求编到第3级标题,即X.X.X。一级标题顶格书写,二级标题缩进一格,三级标题缩进两格。)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5 论文正文 2.5.1 章节及各章标题 论文正文分章节撰写,每章应另起一页。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应在15字以内,不得使用标点符号。 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2.5.2 层次 层次编排格式统一如下: 第1章,第2章,…… 1.1,1.2,…… 1.1.1,1.1.2,…… 【 1.1.1.1,1.1.1.2,…… 】 1.,2.,3.,…… (1),(2),(3),…… ①,②,③,…… l 以上【】中的层次为必要时才采用,一般情况下都不采用。 l 文中提到层次名时要准确对应,如“第1章”、“1.2”、“1.1.2”、“步骤1”、“步骤(2)~(4)”等。论文中的操作步骤尽量统一用(1)、(2)及以下层次的编号。 l 文中并列内容可用“●”、“¨”等标志列出,要做到全文统一。如有下一层次并列内容,可用另一种标志或较小字号的同种标志,注意要易于区分层次高低。带标志的并列内容不超过两层。 注:文中尽量少用此排列,显得内容较散,更像技术报告,不向科学论文 l 文中不用Ⅰ、Ⅱ、Ⅲ……或a、b、c……作为顺序编号。也不用一、二、三……及(一)、(二)、(三)……作为顺序编号。 l 标题由词组或短语组成,要简短明确,题末不带标点。(1)、(2)、(3)……层次以下的内容一般不用标题。同一层次标题在语法结构上应尽量对等。 l 不出现“孤立”编号,例如,不应出现只有1.1.1而无1.1.2等后续编号的情况。如确实需要该标题,可采用不带编号和标志的标题,字体字号与同等层次标题相同(目录中不必列出)。 注:标题一定要用Word的标题工具设置,不要自己排格式和设置字体,以便整篇文章统一和可以自动生成目录。 2.6 引用文献 正文中引用文献的标示应置于所引内容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 “[ ]”中,用小5号字体的上角标,如“二次铣削[1]”,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则用小4号字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10~14]可知”。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 2.7 名词术语 科技名词术语及设备、元件的名称,应采用国家标准或部分标准中规定的术语或名称。标准中未规定的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或名称。全文名词术语必须统一,一些特殊名词或新名词应在适当位置加以说明或注解。 采用英语缩写词时,除本行业广泛应用的通用缩写词外,文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应该用括号注明英文原词。 2.8 物理量名称、符号与计量单位 2.8.1 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 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应符合GB3100-3102-86的规定。论文中某一量的名称和符号应统一。物理量的符号必须采用斜体。表示物理量的符号作下标时也用斜体。 2.8.2 物理量计量单位 物理量计量单位及符号应按国务院198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及GB3100-3102执行,不得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及符号,计量单位可采用汉字或符号,但应前后统一。计量单位符号,除用人名命名的单位第一个字母用大写之外,一律用小写字母。 非物理量单位(如件、台、人、元、次等)可以采用汉字与单位符号混写的方式,如“万t·km",“t(人·a)”等。文稿叙述中不定数字之后允许用中文计量单位符号,如“几千克至1000kg”。表达时刻时应采用中文计量单位,如“上午8点3刻”,不能写成“8h45min”。计量单位符号一律用正体。 2.9 外文字母的正、斜体用法 按照GB3100-3102-86及GB7159-87的规定使用,即物理量符号、物理常量、变量符号用斜体,计量单位等符号均用正体。 2.10 数字 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单位1987年发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除习惯用中文数字表示的以外,一般均采用阿拉伯数字。 2.11 公式 公式原则上应居中书写。若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空两格写,公式仍居中写。公式末不加标点。 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第2章第一个公式为(2-1)等。公式中用斜线表示“除”的关系时应采用括号,以免含糊不清,如a/(bcosx)。通常“乘”的关系在前,如acosx/b而不写成(a/b)cosx。 2.12 插表 表格不加左、右边线。 每个表格均应有表题(由表序和表名组成)。表序一般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插表的序号为“表1-1”等。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名后不加标点。表题置于表上,用中、英文两种文字居中排写,中文在上,要求用5号字(见附录1)。 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表头中可采用化学符号或物理量符号。全表如用同一单位,则将单位符号移至表头右上角,加圆括号(见附录1中例2)。 表中数据应准确无误,书写清楚。数字空缺的格内加横线“一”(占2个数字宽度)。表内文字或数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时,采用通栏处理方式(见附录1中例2),不允许用“〃”、“同上”之类的写法。 表内文字说明,起行空一格,转行顶格,句末不加标点。 2.13 插图 2.13.1 插图要求 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内容正确。选图要力求精练。 机械工程图:采用第一角投影法,严格按照GB4457~GBl31-83《机械制图》标准规定。 电气图:图形符号、文字符号等应符合附录2所列有关标准的规定。 流程图:原则上应采用结构化程序并正确运用流程框图。 对无规定符号的图形应采用该行业的常用画法。 2.13.2 图题及图中说明 每个图均应有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号按章编排,如第l章第一个插图的图号为“图l-1”等。图题置于图下,用中、英文两种文字居中书写,中文在上,要求用5号字。有图注或其它说明时应置于图题之上。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引用图应注明出处,在图题右上角加引用文献号。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题置于分图之下,分图号用a)、b)等表示。图中各部分说明应采用中文(引用的外文图除外)或数字项号,各项文字说明置于图题之上(有分图题者,置于分图题之上)。 2.13.3 插图编排 插图之前,文中必须有关于本插图的提示,如“见图1-1”、“如图1-1所示”等。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排写该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