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分光第五章分光(fēnɡuānɡ)(fēnɡuānɡ)光度光度法法药物药物(yàowù)(yàowù)分析分析课件课件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傅强fuqiang@mail.xjtu.edu.cn第一页,共二十四页。第五章分光(fēnɡuānɡ)光度法考试(kǎoshì)大纲要求•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测定方法以及在药物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中的应用。•熟悉仪器的校正和检定方法及紫外吸收光谱与物质结构的关系。•熟悉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在药物鉴别、检查中的应用。•了解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光度计和红外光谱仪的基本结构。•了解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第二页,共二十四页。一、紫外—可见(kějiàn)分光光度法1.原理•当物质分子吸收一定波长的光能,分子外层电子或分子轨道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产生的吸收光谱(xīshōuɡuānɡpǔ)一般在紫外–可见光区,称为紫外–可见光谱(ultraviolet/visiblespectrum,UV/VIS)。•紫外–可见光谱为一种分子吸收光谱,吸收波长在200~760nm范围内。第三页,共二十四页。波长范围:200~400nm称为紫外光区,400~760nm称为可见光区。光谱产生:是由分子外层价电子跃迁产生的。条件是所提供的辐射能量恰好满足该吸收(xīshōu)物质两能级间跃迁所需的能量。定量基础:Lambert-Beer定律ECLIITA0lglg式中A为吸收度,T为透光率,C为溶液(róngyè)浓度,L为液层厚度,E为吸收系数1%cm1E)。第四页,共二十四页。2.仪器(yíqì)基本(jīběn)组成: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数据记录和处理第五页,共二十四页。第六页,共二十四页。•波长校正:常以汞灯中几根较强谱线或用氘灯的特定(tèdìng)谱线为参照进行校正。•吸收度检定:用K2Cr2O7的H2SO4溶液进行检定,在规定波长处测吸收度。计算与规定值比较,相对偏差应在±1%以内。•杂散光检查:配制一定浓度的NaI和NaNO2溶液,在杂散光影响较显著的波长处测定透光率,不得大于规定值。第七页,共二十四页。3.吸收光谱与物质(wùzhì)结构的关系•光谱(guāngpǔ)的特征参数:λmax、λmin、λmax处的吸收系数、末端吸收。第八页,共二十四页。表5-1电子(diànzǐ)跃迁的类型跃迁类型波长(nm)吸收强度对应结构σ→σ*跃迁<200饱和脂肪键n→σ*跃迁~200弱~中等吸收含-OH、-NH2、-X、-S等结构π→π*跃迁~200强吸收孤立双键、共轭双键n→π*跃迁200~400弱吸收含杂原子的不饱和基团C=O、C=S、-N=N-等第九页,共二十四页。4.应用(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