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治疗进展第一页,共二十四页。大肠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而位居第三发病率与死亡率在我国有上升的趋势近年来也有年轻化的趋势,并且越富有的地区大肠癌的患病率越高第二页,共二十四页。近年来大肠癌发病率的变化020406080七十年代90年代现在发病率(每10万人)我国西方国家第三页,共二十四页。我国青年型大肠癌所占比例较高,约20%,且就诊时多已进入中、晚期40岁以下中青年大肠癌患者的人数,高出欧美国家4~10倍第四页,共二十四页。青年型大肠癌有以下特点:〔1〕中晚期癌多见:约70%青年人大肠癌病人在确诊时已有淋巴结转移。〔2〕发病年龄越小,肿瘤恶性程度越高,手术存活期越短。〔3〕由于癌细胞生长活泼,增生极快,侵犯广泛,所以肠梗阻多见。〔4〕腹痛,呕吐病症突出。〔5〕肿瘤易出血,故贫血常见。〔6〕病理类型多为黏液腺癌,占全部青年大肠癌的50%以上第五页,共二十四页。大肠癌手术治疗的进展侧方淋巴清扫TME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第六页,共二十四页。1.直肠癌侧方淋巴清扫包括髂内动脉内侧相和髂内动脉外侧相的清扫两局部第七页,共二十四页。侧方淋巴结转移一般发生在腹膜返折以下的直肠癌,文献报告其转移率为10%~13%侧方向淋巴结转移途径:膀胱上、下动脉直肠中动脉髂内动脉髂总动脉→腹主动脉直肠下动脉闭孔动脉骶正中、外侧动脉第八页,共二十四页。侧方淋巴结引流的边缘淋巴结为直肠中淋巴结、直肠下淋巴结〔一站〕中间淋巴结为直肠中动脉根部淋巴结、闭孔淋巴结、髂内、髂外淋巴结、髂间淋巴结〔二站〕主淋巴结为髂总淋巴结〔三站〕第九页,共二十四页。要先去除髂总动脉血管鞘,再向下去除髂内动脉血管鞘、髂外动脉血管鞘、膀胱侧间隙内的脂肪组织和闭孔淋巴结,直达肛提肌腱弓上方。要去除髂总淋巴结、髂间淋巴结、髂内淋巴结、髂外淋巴结、闭孔淋巴结、直肠中动脉根部淋巴结、直肠中淋巴结、直肠下淋巴结和局部膀胱下淋巴结。当髂内动脉周围有明显淋巴转移时,还须行臀上动脉和膀胱上动脉分支以下的髂内动脉的合并切除。第十页,共二十四页。TME:即保证手术标本中的直肠系膜的完整无损,远端系膜切除离肿瘤不少于5cm,远端肠段切除离肿瘤不少于2cm(1)视下锐性在骶前筋膜的脏层与壁层之间游离直肠;(2)持两层筋膜的完整性,尤其是不应该损伤脏层筋膜;(3)瘤远端系膜的切除应>5cm。自此,在国内外展开了广的讨论与研究,许多学者按TME原那么进行了手术,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