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静脉内瘘穿刺术---扣眼穿刺(1).pptx
下载文档

ID:2503014

大小:345.60KB

页数:39页

格式:PPTX

时间:2023-06-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静脉 穿刺 扣眼
动静脉内瘘穿刺术-扣眼穿刺,2022.3.23,第一页,共三十九页。,內瘘穿刺方法,扣眼法 Buttonhole Technique:same site,same depth,same angle绳梯法 Rope Ladder:2 inches apart,2 inches from the anastomosis,区域法 area puncture:same areas,第二页,共三十九页。,扣眼穿刺法,第三页,共三十九页。,区域法 area puncture,第四页,共三十九页。,绳梯法 Rope Ladder,第五页,共三十九页。,三种穿刺方法的应用,第六页,共三十九页。,历史和简介,欧洲和日本使用扣眼穿刺法已经有近30年的时间了!此方法最初被命名为定点穿刺法。目前没有公开发布的数据或RCT文章,但已经存在尚未发表的数据。,第七页,共三十九页。,为什么要使用扣眼穿刺技术?,调查已经说明有以下原因:更少发生渗血即血液从针眼处渗出。更低的误穿率。穿刺疼痛度低。已经有病人在同一条内瘘上使用扣眼穿刺术行透析超过20年。,第八页,共三十九页。,请使用扣眼穿刺技术,什么是扣眼穿刺术?扣眼法1每次治疗定点重复使用2使用钝针3穿刺前去痂4必须沿最初穿刺轨迹5只适用于自体动静脉内瘘,第九页,共三十九页。,扣眼穿刺法,第1步是隧道的形成第2步隧道形成后改用钝针穿刺,第十页,共三十九页。,隧道形成的方法,内瘘锐针穿刺法隧道器放置法套管针留置法,第十一页,共三十九页。,内瘘锐针穿刺法,内瘘锐针穿刺法是形成隧道的方法之一,也是使用最早、最常用的方法要求:固定1名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操作 选择适宜的穿刺部位和方向 每次穿刺前去除覆盖在穿刺点上的痂 针尖朝上,针体与皮肤成20-25度 进入血管后平行轻捻入,第十二页,共三十九页。,角度,并不是每个内瘘角度均是25度角度是基于血管深度常用止血带评估决定并感觉血管在皮下的深度穿刺内瘘前必须已确认进入角度 止血带:在上臂腋窝处轻轻地扎止血带,第十三页,共三十九页。,此后每次都以相同的穿刺点、相同的角度、相同的深度进行穿刺,这是隧道形成的关键一般6-9次穿刺2-3周即可形成隧道,糖尿病病人所需时间较长,一般12次约1个月,第十四页,共三十九页。,扣眼穿刺法,第1步是隧道的形成第2步隧道形成后改用钝针穿刺,第十五页,共三十九页。,何时开始钝针穿刺,如果没有形成隧道,钝针就无法到达血管腔,而隧道形成后还用锐针,那么容易出现穿刺点出血Ball研究观察当穿刺时阻力减弱,可顺着隧道滑进,一般到第8次可以用钝针穿刺,第十六页,共三十九页。,技术关键,扣眼穿刺位置=组织隧道+血管瓣组织隧道的形成和耳洞的形成很像血管瓣是在血管同一处反复穿刺形成,当组织隧道和血管瓣成形后,就改为钝针,第十七页,共三十九页。,钝针、普通内瘘穿刺针比照,钝却润滑的穿刺尖端圆但精锐的穿刺切缘确保扣眼穿刺时减轻穿刺疼痛感提升穿刺成功率降低渗血可能性,第十八页,共三十九页。,钝针穿刺,原那么用“轻柔的穿刺方法,穿刺时钝针要顺着隧道温和旋转地滑入血管,类似放置耳钉一旦改用钝针后,隧道内不要再用锐针,第十九页,共三十九页。,扣眼穿刺 20个月的动静脉内瘘,静脉穿刺点,动脉穿刺点,第二十页,共三十九页。,钝针穿刺的影响因素,痂的影响因素钝针穿刺的手法其他因素,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九页。,痂的影响因素,每次穿刺后在皮肤穿刺点上都会形成痂,穿刺前去除痂是钝针穿刺成功的前提只有在充分暴露隧道入口后,钝针才能顺着隧道穿刺,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九页。,在扣眼形成一段时间后,某些患者会出现扣眼点入口外表增大,形成类似碗一样的形状,这些均不利于痂的去除和消毒。用钝针的针尖或无菌,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九页。,去痂的方法和禁忌,可以使用一下任意方法无菌镊子用两片2*2cm含有生理盐水或酒精的凝胶浸泡将一块热、湿的毛巾盖在上面向相反的方向拉伸结痂处皮肤穿刺前在穿刺处涂酒精,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九页。,去痂的方法和禁忌,不要用穿刺用的针去痂会污染穿刺针不要用钢针来去痂,会割伤病人的皮肤不要让病人自己去痂不要刺破血痂,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九页。,钝针穿刺的影响因素,痂的影响因素钝针穿刺的手法其他因素,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九页。,钝针穿刺的方法,钝针穿刺的手法是穿刺成功的关键,要改变以往快速进针的习惯,防止像锐针一样握住碟翼用力地穿刺应手持钝针边捻边进针,从穿刺点往里轻轻推送,速度要慢,如有阻力,可同时慢慢捻转针头,即可顺着皮下固定隧道滑入血管钝针穿刺和锐针穿刺的明显不同是没有进血管的突破感,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九页。,钝针穿刺的手法,学者研究示,使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针翼后的针管轻轻地旋转,使针体自然地沿着隧道滑行而进入血管腔这种穿刺法有利于提高护士在穿刺时对阻力的感觉,最大程度减少对隧道的损伤并提高穿刺成功,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九页。,错误的穿刺手法,导致穿刺失败可能破坏隧道、导致假隧道的形成增加感染的时机和以后穿刺的难度,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九页。,患者在两次透析间体重的过度增长会导致血管壁上的入口和隧道移位,在穿刺时遇到阻力后需略微改变角度肢体位置的摆放时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不是按最初形成隧道时的位置摆放,将引起隧道扭曲,可导致穿刺失败,增加假隧道的形成几率,第三十页,共三十九页。,操作程序不一致,如是否用止血带,用止血带后血管充盈,已引起血管壁的入口和隧道的移位这些都是健康宣教的重点,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九页。,感染,扣眼穿刺法去痂非常关键,如果去痂不完全或将碎片带入隧道和血管将增加感染的时机,穿刺不顺利和失败后增加锐针的穿刺液易引起感染其原因可能没有按原有的隧道角度穿刺、引起隧道损伤形成加隧道,导致上皮细胞组织的损伤,并为细菌提供了适合生长的环境。,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九页。,血管瘤,与传统方法相比,扣眼法明显降低血管瘤的形成几率,其原因是由于扣眼法在血管壁上仅有一个穿刺点,不会对血管壁局部造成区域性弹力纤维切割损伤而有研究认为,当钝针穿刺失败后,频繁地使用锐针在扣眼点穿刺会导致区域穿刺,引起血管瘤的形成,第三十三页,共三十九页。,血管瘤,建议在钝针穿刺失败后,不要在原有的扣眼点用锐针穿刺,最好在距原来的扣眼点3cm以外的部位进行穿刺马璐璐等研究发现2例患者钝针穿刺3个月后,隧道感觉不明显,穿刺困难,再使用普通锐针穿刺几次,穿刺时沿原隧道进针,感觉有隧道形成后,再次改用钝针穿刺,穿刺顺利,第三十四页,共三十九页。,疼痛,扣眼形成即隧道的形成,疤痕围绕着隧道,降低了神经的闽感度扣眼法穿刺对疼痛的影响目前还存在争议多数学者研究显示,扣眼法可降低穿刺的疼痛程度,第三十五页,共三十九页。,疼痛,疼痛程度可能与穿刺技巧有关,钝针穿刺的速度要相对慢但如果穿刺不顺利,在假隧道内穿刺将明显增加患者的疼痛,第三十六页,共三十九页。,扣眼穿刺中的故障排除,如果你的病人住院或旅行,而护士不知如何进行扣眼穿刺,告知其避开扣眼穿刺隧道前四分之三英寸处穿刺度量衡换算1英寸=2.54厘米 1厘米=0.39370078740157英寸0.75英寸=1.905厘米,第三十七页,共三十九页。,谢谢!,第三十八页,共三十九页。,内容总结,动静脉内瘘穿刺术-扣眼穿刺。区域法 area puncture:same areas。绳梯法 Rope Ladder。目前没有公开发布的数据或RCT文章,但已经存在尚未发表的数据。每次穿刺前去除覆盖在穿刺点上的痂。止血带:在上臂腋窝处轻轻地扎止血带。每次穿刺后在皮肤穿刺点上都会形成痂,穿刺前去除痂是钝针穿刺成功的前提。穿刺前在穿刺处涂酒精。不要用穿刺用的针去痂会污染穿刺针。谢谢,第三十九页,共三十九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