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PR〕•伪狂犬病〔pseudorabies〕又名传染性延髓麻痹病,奇痒病,奥叶兹氏病。是由PRV引起的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以发热、奇痒〔猪除外〕及脑脊髓炎为主要病症的一种疾病。第一页,共二十八页。•该病是最早人们认识的动物传染病之一,早在1902年,匈牙利学者Aujeszky首先作了报道,本病的发生给猪、牛等饲养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我国大多省市均有发生或流行,给畜牧业开展造成了巨大损失。第二页,共二十八页。•本病的发生与饲养密度增加,饲养管理变化及出售为式的变化有关。近年来,有的猪场常并发以放线菌属感染引起的腹膜炎,或与巴氏杆菌,霉形体等微生物的混合感染。第三页,共二十八页。•我国于1947年在家猪中发现,经后在猪、牛中流行。近年来,PR在我国有扩大的趋势。应引起重视。第四页,共二十八页。•一、病原:•PRV属疱疹病毒科,甲疱疹病毒亚科,猪疱疹病毒属。PRV为猪疱疹病毒I型,猪包涵•体鼻炎病毒属猪疱疹病毒I型。第五页,共二十八页。•PRV抵抗力较强。在畜舍干草上的病毒,夏季存活30天,冬季达46天。病毒在PH4-9之间保持稳定。在猪尿〔14d〕井水〔7d〕猪唾液〔4d〕猪鼻冲洗液〔2d〕猪舍污水〔1d〕还有感染力。第六页,共二十八页。•PRV对甲醛、乙醚、氯仿、紫外线等很敏感。5%碳酸2分钟灭活,0.5%NaOH迅速灭活,对热的抵抗力较强。55-60度30-50分钟才能灭活,80度3分钟灭活。第七页,共二十八页。•一、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冬春两季和产仔旺季多发。往往是分娩顶峰的母猪舍首先发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以后逐渐减少。第八页,共二十八页。•发病猪主要在15日龄以内仔猪,最早的4日龄,发病率为98%,死亡率85%。随着年龄的增大,死亡率可逐渐降低。成年猪多轻微发病。但是极度少死亡。第九页,共二十八页。•传染原:病猪,带毒猪及带毒鼠类。•传播途径: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另外,可通过污染物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播。妊娠胎盘,配种,哺乳均可感染。•易感动物:猪、牛、羊、犬、猫、兔、鼠可自然感染。马属动物有较强抵抗力,人偶尔可感染。第十页,共二十八页。•一、临床病症:•猪的临床病症随着年龄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但是都无能为力局部瘙痒现象。第十一页,共二十八页。•哺乳仔猪及离乳幼猪病症最严重,往往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流涎,呕吐,下痢,食欲不振,精神沉郁,肌肉震颤,步态不稳,四肢运动不协调,眼球震颤,后躯麻痹,有前进或后退或转圈等强运动。常伴有癫痫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