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胎瘤09影像(yǐnɡxiànɡ)沈菲第一页,共三十七页。纵隔是左右纵膈胸膜及其间所夹的器官和组织纵隔是左右纵膈胸膜及其间所夹的器官和组织的总称,位于胸腔中部,其前界是胸骨,后面的总称,位于胸腔中部,其前界是胸骨,后面是脊柱,两侧为纵隔胸膜。向上与颈部相连,是脊柱,两侧为纵隔胸膜。向上与颈部相连,向下延伸至膈肌。向下延伸至膈肌。解剖学通常采用四分法:解剖学通常采用四分法:即以胸骨角和第即以胸骨角和第44胸椎体的下缘的平胸椎体的下缘的平面将纵膈分为面将纵膈分为(fēnwéi)(fēnwéi)上纵隔和下纵隔;下纵上纵隔和下纵隔;下纵膈又以心包的前后壁为界,分为膈又以心包的前后壁为界,分为(fēnwéi)(fēnwéi)前纵前纵隔、中纵隔和后纵隔。隔、中纵隔和后纵隔。第二页,共三十七页。【定义】由种质细胞或胚胎干细胞衍生而来的瘤性组织,排列结构错乱,往往含有外、中、内三个胚层的多种组织成分。纵膈畸胎瘤是发生在纵膈的生殖细胞肿瘤,一般认为畸胎瘤多系个体发育初期,部分多能性原始细胞迷离出来,在纵隔内增殖发展成肿瘤。绝大多数位于前纵隔,多发于30岁以下的青壮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良性畸胎瘤多见,病程较长。早期肿瘤体积较小,可无任何症状,随着体积增大出现压迫症状、继发感染和恶变、或侵入周围组织,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是首选(shǒuxuǎn),效果良好。第三页,共三十七页。【病理生理】根据畸胎瘤成熟程度分为3类:囊性成熟性畸胎瘤:又称皮样囊肿,包膜完整,腔内可含有毛发、皮脂、软骨成分,恶变者约9%~15%,其中以鳞癌最常见,腺癌少见(shǎojiàn)。实性畸胎瘤:呈实性团块状,切面有大小不等的囊腔,内有出血和坏死,镜下可见所有胚层组织的成分,以内胚层成分居多。此病的成熟程度介于良、恶性之间者为中间型畸胎瘤。未成熟型畸胎瘤:瘤内含有未分化的幼稚组织成分,又称恶性畸胎瘤。生长迅速,常浸润邻近组织而引起严重症状,经血和淋巴转移,通常以腺癌多见。第四页,共三十七页。【临床表现】无痛性肿块:这是畸胎瘤最常见的症状,多为圆形囊性、边界清楚、质地软硬不匀,甚至可扪及骨性结节。压迫和腔道梗阻症状:纵隔畸胎瘤常可压迫呼吸道而引起呛咳、呼吸困难及颈静脉怒张。急性症状:畸胎瘤当发生继发感染和囊内出血时,常可肿块迅速增大,局部明显(míngxiǎn)压痛,并同时伴有发热、贫血、休克等全身感染或失血症状。肿瘤恶变的症状:恶性畸胎瘤和良性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