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7页社区建设调研报告4篇xx地处xx省西部、大别山北麓,面积2043平方公里,人口36.7万,辖16个乡镇、136个村(居)、8个城市社区。县内有丰富的矿产、药材、茶叶、蚕桑、毛竹、水电、板栗、森林等自然资源,素有金山药岭名茶地,竹海桑园水电乡的美誉。xx年,xx县结合村级规模调整,借鉴本县城市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选择了6个根底条件较好的不同类型村(其中4个为乡镇政府驻地所在村、2个为城郊结合部村),分别组建了狮山、与儿街、俊卿、金茗、上元街、城东6个农村社区,开始了农村社区建设的初步探索。xx年,xx省民政厅将xx县与儿街镇山王河村确定为省级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同时,按照省、市关于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要求,县里又选择了4个人口相对集中、交通便捷、经济条件较好的村进一步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与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目前,全县共有农村社区11个,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农村社区建设在增强基层政权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农村事务社会化管理,推动农村公益事业的开展,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开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一)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在试点过程中,各试点村的工作方案、工作措施,都通过召开党员代表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座谈会等方式征求居民意见,并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同意,提升了居民自治水平。各村还以村党组织和村委会为主导,以村民代表会议为民主决策形式,先后成立了社区党支部、社区委员会、社区理事会班子,建立起了社区党支部社区委员会-社区建设理事会-村民志愿组织-农户为框架的新型农村村民自治组织模式,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及议事规那么,从而使农村社区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协调开展。目前,先行试点的各个村根本上都成立了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复退军人和有奉献精神的老村民等五老为骨干的农村社区建设理事会,全面协调管理政策法规宣传、卫生保洁、第2页共27页维护社会稳定、民事调解、扶贫帮困、生产技术培训等社区事务,引导村民有组织地开展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和公益效劳活动,让群众性组织充分发挥自我管理和效劳职能,创新了村民民主自治形式,构建了新的农村自治体系。各试点村从原来单一的围绕村民开展工作,单纯追求经济开展,逐步转变为效劳辖区、效劳居民的社区建设工作机制,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解决了农村多年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