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xiūkè)——分类1、低血容量性休克(失血、腹泻、呕吐、利尿(lìniào)、烧伤等)2、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心衰、严重心律失常)3、分布性休克(感染、神经源性、中毒、过敏、内分泌性)4、梗阻性休克(瓣膜狭窄、左房粘液瘤、乳头肌断裂、肺栓塞、心包缩窄填塞、静脉回流障碍、张力性气胸)第一页,共二十五页。休克(xiūkè)——病理生理1.微循环收缩期(缺血缺氧(quēyǎn)ɡ期)2.微循环扩张期(淤血缺氧期)3.微循环衰竭期(DIC)第二页,共二十五页。感染性休克(xiūkè)—经过感染→SIRS→Sepsis→SevereSepsis→休克全身炎症反应(SIRS)•具有以下两项或两项以上者①体温>38℃或<36℃②心动过速:儿童>90-100次/分,婴儿>120次/分,新生儿>140次/分③呼吸(hūxī)性碱中毒(自主呼吸(hūxī)时PaCO2<32mmHg)或呼吸(hūxī)急促:儿童>40次/分;婴儿>50-60次/分④白细胞计数>12×109/L,或<4×109/L,或杆状核>10%其中1项必须包括体温或白细胞计数异常第三页,共二十五页。感染性休克—病理(bìnglǐ)生理严重感染感染性休克存在循环(xúnhuán)高流量和高氧输送状态下的组织缺氧,以此与其他类型的休克相鉴别→外周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外周阻力下降(xiàjiàng)→组织灌注不足→心室功能抑制→心室射血分数下降→循环系统低容量状态补液心输出量正常→循环高流量第四页,共二十五页。感染性休克(xiūkè)的常见病因1)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败血症。2)急性感染性疾病:中毒性痢疾、流行脑脊髓膜炎、沙门氏菌感染、轮状病毒肠炎、肺炎(fèiyán)、脑炎、脑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3)恶性肿瘤:主要是白血病化疗后败血症、肺部感染、胰腺炎、肠道感染和MODS。4)住院危重病继发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先天性心脏病、感染性心肌病、重症肌无力危象、先天性代谢遗传病。5)各种急性综合征:瑞氏综合征和瑞氏样综合症、溶血尿毒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症、重症过敏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继发感染。6)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后伴MODS。7)非感染性休克发展为感染性,包括:(1)混合性休克:意外、中毒、多发性损伤、大手术后、新生儿窒息所致休克;(2)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紊乱、重症先心病心衰;(3)低血容量休克:消化道大出血、婴儿肠炎重度脱水、难治性肾病、大手术后出血;(4)内分泌性休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上腺危象;(5)心脏梗阻性休克:心包填塞、心房粘液瘤、流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