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武汉大学人民(rénmín)医院精神科王晓萍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一般无意识及智能障碍。本病的病因尚未阐明。多在青壮年起病,病程迁延,缓慢进展(jìnzhǎn),有发展为衰退的可能。一组病因未明的疾病通常有认知、情感(qínggǎn)和意志行为障碍多发生于青壮年一般无意识障碍病程迁延精神分裂症概念的演变流行病学Kraepilen——早发性痴呆(chīdāi)E.Bleuler——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世界人口中的患病率约为1%与家庭经济水平呈负相关城市>农村女性>男性发病年龄:青壮年,1/2在20-30岁发病1.遗传因素家系调查(diàochá)双生子研究寄养子研究2.躯体生物学因素病前个性特征内分泌因素病毒感染母孕期及围产期合并症3.神经生化、病理、脑结构的研究(yánjiū)多巴胺功能亢进假说5-羟色胺假说额叶-纹状体功能缺陷假说脑室扩大皮质萎缩其他假说4、社会心理因素1、早期症状性格改变类神经官能症状2、精神症状思维联想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幻觉、感知综合障碍妄想(wàngxiǎng)阳性症状:幻觉、妄想、怪异行为等阴性症状:情感淡漠、思维贫乏、缺乏主动性等思维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逻辑性思维散漫思维破裂强制性思维逻辑倒错性思维病理性象征(xiàngzhēng)思维语词新作情感淡漠、情感反应不协调(xiétiáo)为主要特征情感迟钝、平淡、淡漠情感倒错情感易激惹意志减退、缺乏病理性意志增强意向倒错紧张性木僵、兴奋、违拗、模仿(mófǎng)动作及言语幻觉(huànjué):以幻听多见感知综合障碍妄想Ⅱ型以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等阴性症状为主病理过程相对不可逆对神经阻滞剂治疗反应不良有时存在(cúnzài)智力障碍与脑细胞缺失和结构性改变有关(侧脑室和第三脑室扩大、不对称,额叶变小)Ⅰ型以阳性症状为主(幻觉妄想)病理(bìnglǐ)过程是可逆的神经阻滞剂治疗反应好无智力障碍以D2受体增多为病理基础3、躯体和神经系统变化4、临床类型单纯(dānchún)型青春型紧张型偏执型5、病程和预后【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xiàliè)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分裂症另规定:CCMD-3精神分裂症CCMD-3精神分裂症(1)反复(fǎnfù)出现的言语性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