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效果评价制度为进一步贯彻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方法临床输血技术标准,加强我院临床用血管理,科学合理使用血液,保障临床用血质量和平安,制定本制度。一、临床医师在决定对患者输血治疗前必须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输血前评估,输血治疗后要做出输血疗效评价,评估、评价结果要记入病程记录。二、输血前评估的内容主要是:(一)患者是否符合用血的条件1.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2.慢性出血导致hb<50-60g/l的病人。3.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及各种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异常导致的出凝血障碍病人。4.严重烧伤病人。(二)患者病情及输血指征评估1.患者的临床诊断;2.引起失血或贫血的病因;3.是否已进行病因治疗;-13.血小板输注指征:内科系统疾病。假设>50×12023/l,不需输注;20~50×12023/l之间可根据病人情况给予输注;假设<20×12023/l并伴有出血倾向,应立即输注;<2023×12023/l,不管病人是否有出血,立即输注。手术科室病人。假设<50×12023/l,不能进行手术;产科手术>50×12023/l可以进行;如果进行头颅、眼睛、脊柱手术一般要到达20230×12023/l;70~20230×12023/l可进行上腹部手术。肾脏疾病晚期如尿毒症等,虽然plt计数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伴有障碍,伴有出血倾向,适当输注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itp。严格掌握。当伴有以下情况时,输注剂量要加倍。(1)同种抗原(抗原抗体反响)(2)伴有脾亢(3)dic(4)严重g-杆菌感染。因血小板屡次输注后会产生同种抗体,而影响血小板的功能第2页共4页和寿命,因此,输用血小板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一次足量输注。不主张预防性输注。(四)成份血的适应症1.全血只适用于失血量已超过202300ml~1200ml,并同时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经发生休克的患者。2.悬浮红细胞。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3.浓缩红细胞(同悬浮红细胞)。4.洗涤红细胞。①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响的患者。-3量进行评价。主要评价内容是。(1)患者是否明确诊断;(2)病例是否符合临床用血条件;(3)主管医师是否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4)输血品种和数量是否与患者病情相符、输血治疗是否恰当;(5)急性失血是否进行了先晶后胶的扩容、大量输注抗凝血后是否根据病情变化补充了凝血因子(冷沉淀)和血小板;(6)非急症用血是否执行了备血制度和用血审批制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