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试论党管干部模式演变党的十七大把坚持党管干部原那么,作为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的首要原那么。这也是我们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坚持的根本原那么。中国共产党的干部人事制度的特征是对各类人员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建设一支精干的干部队伍,确保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实施。这套人事制度表达了党管干部原那么,其间经历了几种形态的演变。一、集中统一的干部管理模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干部制度建设从起步到逐步开展,形成了一套适应革命战争需要的干部管理体制。从党的成立到遵义会议前,党的制度建设表现在干部管理体制上就是侧重于党员管理制度、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的建设,干部管理体制的建设只是初步的。从遵义会议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经过瓦窑堡会议、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延安整风运动和党的七大,党纠正和克服“左〞的错误,确立了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在此根底上,党的干部管理体制建设取得长足开展。具体表现在,第一,初步形成了一套集中统一管理干部的体制。为了适应对敌斗争形势的需要,中央决定对干部实行统一管理。1938年,中央决定在敌前方的各中央分局、区、地、县、市、分区的党委设立组织部,集中管理干部的考察、征调和分配等工作。1941年2023月,中共中央进一步明确规定,除了军队干部外,党的干部都在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领导下,由中央和各级党委的组织部统一管理。1948年11月,中央组织部发出了关于组织部门业务与报告请示制度的通知指出,中央组织部的11项经常性任务之一,便是挑选、配备、调整及重新训练干部。第二,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干部管理培训监督制度,使党的干部管理体制和方式更加完善。延安时期,党中央根据干部队伍素质的实际和斗争形势的需要,先后就干部学习、在职干部教育、办理党校、审查干部、吸收知识分子、干部交流等问题下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和指示,逐步建立了干部学习教育培训、干部选拔、干部考核、干部审查、干部调配与交流等制度。建国前夕,中共中央下发了中央关于准备五万三千个干部的决议、第2页共4页中央关于各级各项干部配备基数的规定、中央关于大量提拔培养产业工人干部的指示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为夺取全国政权作了充分的组织准备。二、高度集权的干部管理模式新中国成立后,党形成了高度集权的全面执政体制,在干部队伍管理上也形成了高度集权的干部管理模式。建国初期,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展开,干部数量剧增,干部种类趋于多样化,干部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