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骨料(ɡǔliào)第一页,共三十七页。均匀分布于胶凝材料之中,起填充、支撑或改性作用(zuòyòng)的颗粒状的材料,称之为骨料,又叫集料。第四章骨料(ɡǔliào)第二页,共三十七页。起骨架作用;减少收缩,提高了混凝土的稳定性;提高硬化浆体的弹性模量。弹模:骨料>混凝土>水泥石;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耐蚀性、抗冻性)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方便施工降低(jiàngdī)混凝土成本(骨料占混凝土体积的70%~77%)。第三页,共三十七页。1、按照(ànzhào)骨料的颗粒尺寸划分:细骨料:0.15mm~4.75mm(含4.75mm)粗骨料:4.75mm~Dmax第二章骨料(ɡǔliào)、矿物掺合料第四页,共三十七页。2、按来源分类:天然骨料人造骨料工业(gōngyè)灰渣骨料第二章骨料(ɡǔliào)、矿物掺合料第五页,共三十七页。第一节细骨料(ɡǔliào)第六页,共三十七页。粒径在0.15~4.75mm之间的岩石颗粒称为细骨料,又叫砂。二、细骨料的分类天然砂;人工砂:0.15~4.75mm破碎岩石。工业灰渣砂:炉渣、矿渣,有利于资源利用(lìyòng),但质量不稳定。第一节细骨料(ɡǔliào)(砂)选用原则:就地取材,变废为宝,保护生态第七页,共三十七页。第一节细骨料(ɡǔliào)(砂)三、砂的性质及技术(jìshù)要求第八页,共三十七页。砂的表观密度:一般在2.5~2.7g/cm3。表观密度越大,吸水率越小。干燥(gānzào)状态下堆密度:砂的堆积密度在1.35~1.65g/cm3,一般可取1.45g/cm3干燥状态下空隙率为35%~45%三、砂的性质及技术(jìshù)要求第九页,共三十七页。(1)砂的含水(hánshuǐ)状态:★干燥状态(绝干状态)——其含水率等于或接近零;★气干状态——砂含水率与大气湿度相平衡,但末达到饱和状态;★饱和面干状态——砂的开口孔隙含水达到饱和而其表面无外挂水膜的状态;★湿润状态——砂中不仅内部孔隙含水达到饱和,而且表面还附着一部分自由水。三、砂的性质及技术(jìshù)要求第十页,共三十七页。式中:w´—材料(cáiliào)的含水率,%m´—材料湿重,gm—材料干重,gg三、砂的性质(xìngzhì)及技术要求第十一页,共三十七页。湿胀性—砂的含水润湿状况与其堆积体积变化有关,即砂具有湿胀特性。一般(yībān)砂表面含水率5%~9%时,湿胀量可达20%~30%。当含水率增加时,由于水分迁移,砂子体积又逐渐减小。当砂完全被水浸泡时,体积恢复到干燥状态。三、砂的性质(xìng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