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厥阴《伤寒论》中厥阴(juéyīn)(juéyīn)病篇的相关概念病篇的相关概念肖相如肖相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页,共七十八页。一厥阴(juéyīn)厥阴包括足厥阴肝与手厥阴心包两经两脏。肝:主疏泄、喜条达、藏血、舍魂、在体合筋。心包:为心之宫城,代心用事。第二页,共七十八页。《素问至真要大论》有:“厥阴何也?岐伯(qíbó)曰:两阴交尽也。”高土宗《素问直解》解释为:“由太而少,则终有厥阴,有太阴之阴,少阴之阴,两阴交尽,故曰厥阴。”说明厥阴为三阴之尽。第三页,共七十八页。《素问阴阳类论》有:“一阴至绝,作朔晦”。厥阴为阴至尽,故算至绝,阴尽则阳生(yánɡshēnɡ),阳生(yánɡshēnɡ)是朔,阴尽是晦,故曰作朔晦,指厥阴具有阴中有阳,阴尽阳生(yánɡshēnɡ)的特点。第四页,共七十八页。《灵枢.阴阳系日月》“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juéyīn)。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juéyīn)。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juéyīn)。”戌亥为地支之尽,遇子则阳气来复,故曰厥阴。第五页,共七十八页。厥阴为人体阴阳之气交替转换的阶段,可以将其概括为:两阴交尽,谓之厥阴;阴极(yīnjí)阳生,极而复返。这是厥阴的生理。第六页,共七十八页。二厥阴病厥阴病是伤寒最后的厥证阶段。六经辨证是张仲景对外感(wàigǎn)热病不同病理阶段的特征生概括。第七页,共七十八页。太阳(tàiyáng)病是伤寒初期的表证阶段;阳明病是伤寒过程中表现为胃热炽盛的阶段;少阳病是伤寒过程中正气已显不足,正邪均呈衰减之势,正邪相持的阶段;太阴病是脾阳虚弱的阶段;少阴病是心肾虚衰的阶段;厥阴病则伤寒最后的厥证阶段。第八页,共七十八页。伤寒的过程是始于太阳(tàiyáng),终于厥阴。外感病的发生是从太阳开始的,因为太阳主表,外邪不经太阳则无由进入人体。第九页,共七十八页。外感病的死亡则在厥阴(juéyīn)。厥阴: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厥阴病:阴阳气不相顺接的“厥”。死亡:阴阳离决。所以从伤寒的过程来看,厥阴病是伤寒的最后阶段。第十页,共七十八页。三厥从伤寒的发病过程(guòchéng)看,厥阴病是伤寒的最后阶段。从临床表现而言,厥阴病的特征性证候就是厥。第十一页,共七十八页。在《伤寒论》的厥阴病篇共55条原文,其中(qízhōng)有32条原文54次提到“厥”。没有“厥”就不是厥阴病。第十二页,共七十八页。1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