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股骨颈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分析王金成教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引言支持者认为其可减少软组织创伤、减少手术时间、降低失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快速康复反对者认为术野减少、VN损伤、皮肤损伤、假体位置欠佳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2数据处理1.3手术技术1.1临床资料2005.12~2007.12首次全髋置换60例A组(后外侧小切口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平均71.8岁B组(标准切口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平均73.2岁不包括患侧有手术史,一期同时双侧全髋置换,感染性关节炎,需要延长切口病例所有病人全麻,围手术期护理和术后康复锻炼方法相同1.2数据处理术前数据:年龄,性别,手术髋(左/右),诊断,体重,身高,体重指数,Harris髋评分术后数据:失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并发症,假体位置随访数据:使用助步器时间,Harris髋评分对比数据:皮肤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总失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后关节功能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1.3手术技术1.3.1切口设计“中日切口”:标画出股骨头、股骨颈、大粗隆、小粗隆及粗隆间的体表位置。沿着股骨颈中线画线即为切口线,粗隆间为切口的远侧界。1.3.2入路和髋关节的显露测量股骨颈长度,截骨1.3.3髋臼的显露和假体的安放斯氏针固定敞开法:髋臼的上方和后方用4枚斯氏针将关节囊固定于髋臼缘以隔离软组织,显露髋臼,保护关节囊,避免损伤坐骨神经。大刮匙去除骨赘,髋臼锉去除髋臼软骨,恢复髋臼中心高度,切勿过多搓掉髋臼后壁骨质。注意保护手术切口假体理想角度:外展45°前倾20°1.3.4股骨扩髓和股骨侧假体安放置一Hohmann拉勾于股骨颈后方,显露髓腔,保护周围软组织。确保能够沿着髓腔方向插入扩髓钻,否则需延长切口,注意保护切口周围皮肤。假体大小适合、填充饱满、旋转稳定1.3.5关闭切口缝合后侧关节囊和外旋肌群通畅引流记录切口长度1.3.6术后康复护理镇痛预防髋关节脱位避免髋关节内旋内收,术后6周内仰卧位睡觉,双腿间夹一小枕头或患肢在下侧卧预防深静脉血栓低分子量肝素小腿间断加压设备早期活动2结果2.2术后X线评价假体匹配良好,位置佳,无脱位,无髋内外翻,髋臼假体外展角为43°~48°,平均45.5°,前倾角为16°~22°,平均17.7°。右髋为小切口技术完成,左髋为传统切口技术完成讨论手术技术:术者必须非常熟悉解剖,全髋置换术,熟练应用器械.特制的小切口全髋置换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