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观通病(tōngbìng)治理第一页,共四十三页。近期,通过(tōngguò)箱涵、空心板、承台等施工情况,发现混凝土结构物外观存在如下问题:混凝土蜂窝麻面、气泡、模板缝、施工缝处漏浆烂根、拉杆处漏浆、外形尺寸偏差、外观发黄、错台、保护层厚度不够、梁板顶板厚度不合格、劳务人员管理不规范等。第二页,共四十三页。一、混凝土蜂窝(fēngwō)麻面•产生原因:•⑴混凝土配合比不合适或砂、石、水泥计量错误,造成砂浆少石子多。•⑵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拌和不均匀,和易性较差。•⑶混凝土运输或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⑷振捣方法不当,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振捣不密实,气泡(qìpào)未排出都集中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气泡(qìpào)孔。第三页,共四十三页。•⑸模板缝隙堵塞不严,造成漏浆,形成(xíngchéng)蜂窝。•⑹模板粘贴物未清理干净,表面粗糙,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掉。•⑺模板拼缝不严,堵塞不密实,局部出现轻微漏浆。•⑻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湿润不够,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现象。第四页,共四十三页。•预防措施:•⑴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⑵控制好混凝土的拌和时间和均匀性,坍落度合适。•⑶模板缝隙应堵严,随时检查模板的支撑情况,防止漏浆。•⑷混凝土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zhèndòng)溜管等设施下料。第五页,共四十三页。•⑸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振捣,防止漏振、过振。对钢筋较密集处采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排除气泡(qìpào)。•⑹混凝土浇筑前,清洗模板表面的一切粘贴物,使其表面干净,并均匀地涂刷好脱模剂。•⑺在混凝土浇筑前,用水充分湿润模板,并冲洗模板内的一切杂物,防止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形成麻面。•⑻模板缝隙要拼接严密,检查缝隙是否堵塞严实,防止漏浆。第六页,共四十三页。•(9)脱模时间(shíjiān)不要过早,应待混凝土达到脱模强度后再脱模,以防粘模。第七页,共四十三页。二、混凝土气泡(qìpào)•产生原因:•⑴振捣时间不够,振捣棒上提速度(sùdù)过快。•⑵掺减水剂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⑶混凝土坍落度大、水泥浆稀、含水量大,贴模板面的混凝土气泡含量多,未排除净。•⑷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相容性差。•⑸混凝土外加剂质量差。第八页,共四十三页。•防治措施:•⑴混凝土拌和均匀,搅拌时间不少于150S;•⑵设计坍落度不宜(bùyí)过大;•⑶振捣棒要快插慢拔,每一振点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