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医学专题—三、脑卒中并发症的康(1).ppt
下载文档

ID:2413953

大小:283KB

页数:22页

格式:PPT

时间:2023-06-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2 医学 专题 脑卒中 并发症
脑卒中并发症的康复(kngf),第一页,共二十二页。,脑卒中并发症的康复(kngf),一、废用综合症二、过用综合症:(过度劳累及过度使用)三、误用(w yn)综合症:四、脑卒中肩部并发症五、颅内压增高六、肺炎、肺水肿,第二页,共二十二页。,脑卒中并发症的康复(kngf),七、心脏损伤八、泌尿系统感染、尿失禁、急性肾炎九、上消化道出血十、吞咽困难十一(ShY)、血糖改变十二、水电解质紊乱,第三页,共二十二页。,脑卒中并发症的康复(kngf),十三、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十四、脑卒中继发癫痫十五、抑郁(yy)与焦虑十六、褥疮十七、体温异常,第四页,共二十二页。,废用综合症,发生原因症状及治疗局部(jb)废用引起的症状及治疗全身废用所致症状及治疗,第五页,共二十二页。,废用综合症发生(fshng)的原因,原发病的性质及病情,为了治疗需要(xyo)长期保持安静或卧床状态。脑卒中导致严重的运动障碍精神抑郁者导致严重的运动障碍有严重感觉障碍者,特别是深感觉障碍,因缺少刺激而减少活动。因疼痛限制肢体或躯体活动。老年人喜静不喜动。长期使用支具、石膏、夹板固定,限制肢体或躯体活动。,第六页,共二十二页。,局部(jb)废用引起的症状及治疗,废用性肌无力及肌萎缩关节挛缩(lun su)废用性骨质疏松,第七页,共二十二页。,废用性肌无力及肌萎缩,症状抗重力(zhngl)的下肢肌肉比上肢肌肉更易无力及萎缩。完全不运动的肢体,等长肌力每天下降1%-3%,每周下降10%-20%。如完全不动3-5周肌力下降50%。治疗每日进行几秒钟机体最大肌力的20%-30%的锻炼。如做1秒钟肌肉最大肌力的50%的锻炼更有效。神经肌肉电刺激,第八页,共二十二页。,关节(gunji)挛缩,由于关节、软组织、肌肉缺乏活动或被动运动范围受限而导致的。最常见的因素有:疼痛、肢体(zht)运动功能障碍、痉挛、长时间关节静止不动、未能及时康复。防治措施:定时变换体位保持良好肢位被动关节活动自主被动关节活动机械矫正训练抑制痉挛治疗(如Bobath法、PNF法),第九页,共二十二页。,废用性骨质疏松(sh sn),由于骨骼缺乏负重、重力及肌肉活动等刺激,使骨质反应增强。此外,由于长期不活动状态影响内分泌系统,使尿中钙的排泄增加,羟脯氨酸排泄增加,粪便中钙的排泄增加。骨质疏松在骨膜下最明显,与老年性骨质疏松相反,后者发生于骨膜外侧。防治方法:负重站立,力量、耐久(niji)和协调性的训练,肌肉等长、等张收缩等。,第十页,共二十二页。,全身废用所致(su zh)症状及治疗,位置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内分泌改变神经、情绪及认知改变代谢及营养改变皮肤改变静脉(jngmi)血栓形成,第十一页,共二十二页。,位置(wi zhi)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防治方法:定时变换体位适当主动或被动活动四肢睡眠时,上身略高于下身做深呼吸,但颅压增高者禁用对健侧肢体、躯干、头部做抗阻力运动按摩四肢,冷水摩擦皮肤下肢、腹部(f b)用弹性绷带最重要的是尽可能避免长期卧床,尽早开始坐位训练,第十二页,共二十二页。,静脉血栓(xushun)形成,防治措施:早期活动肢体抬高下肢位置用弹性(tnxng)绷带按摩严重者用抗凝剂必要时手术治疗,第十三页,共二十二页。,误用(w yn)综合症:,在康复治疗方法中方法错误(cuw),引起医源性的继发性损害。常见原因:粗暴的关节被动活动康复方法错误护理方法错误,第十四页,共二十二页。,脑卒中肩部(jin b)并发症,肩关节半脱位原因临床表现预防(yfng)和治疗肩手综合征定义、病因及发生机制临床表现治疗,第十五页,共二十二页。,肩关节半脱位(tu wi)的原因,以冈上肌为主的肩关节周围肌肉功能低下;肩关节囊、韧带松弛、破坏及长期牵拉所致(su zh)的延长;肩胛骨周围肌肉瘫痪、痉挛及脊柱直立肌的影响等所致的肩胛骨下旋。,第十六页,共二十二页。,肩关节半脱位(tu wi)的临床表现:,在放松坐位下可在患侧肱骨(gngg)头和肩峰间触及明显的凹陷,X线下可见肱骨(gngg)头和肩关节盂之间的间隙增宽。在患侧上肢活动、全身用力或站起时可减轻或消失。肩胛带下降,肩关节腔向下倾斜肩胛骨下角的位置比健侧低病侧呈翼状肩,第十七页,共二十二页。,肩关节半脱位(tu wi)预防和治疗:,预防肩关节囊及韧带的松弛延长:纠正肩胛骨的位置(wi zhi):通过纠正肩胛骨的位置(wi zhi),进而纠正关节盂的位置(wi zhi),以恢复肩部的自然绞索机制。刺激肩关节周围起稳定作用的肌肉:维持全关节活动度的无痛性的被动运动范围:在治疗中应注意避免牵拉损伤而引起肩痛和半脱位。,第十八页,共二十二页。,肩手综合征概述(i sh),定义:指原发病恢复期间,病侧上肢的手突然(trn)浮肿、疼痛及病侧肩疼痛,使手的运动功能受限制。严重的是可引起手及手指变形,手功能完全丧失。病因及发生机制:长时间的腕关节强制性掌屈过度腕关节伸展可产生炎症样的浮肿及疼痛长时间病侧手背静脉输液病侧手伤,第十九页,共二十二页。,肩手综合征的治疗(zhlio),治疗原则:早期发现(fxin),早期治疗措施:防止腕关节掌屈向心性缠绕压迫手指冰水浸泡法冷水-温水交替浸泡法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其他治疗,第二十页,共二十二页。,谢谢(xi xie)!,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二页。,内容(nirng)总结,脑卒中并发症的康复。二、过用综合症:(过度劳累及过度使用)。抗重力的下肢肌肉比上肢肌肉更易无力及萎缩。如做1秒钟肌肉最大肌力的50%的锻炼更有效。由于关节、软组织、肌肉缺乏(quf)活动或被动运动范围受限而导致的。防治措施:定时变换体位保持良好肢位被动关节活动自主被动关节活动机械矫正训练抑制痉挛治疗(如Bobath法、PNF法)。位置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在患侧上肢活动、全身用力或站起时可减轻或消失,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二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