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体制内,工作上的事,不要太上头,别让过剩的责任心反噬了自己!体制内,工作上的事,不要太上头,别让过剩的责任心反噬了自己!在体制内,如果说某人责任心很强,基本上是夸奖的意思,说明这个人态度认真,工作负责,是一个可以值得信任的人。工作中,确实需要这些认真负责的人,正是由于他们一丝不苟的态度、严谨细致的作风,各项工作任务才得以圆满顺利完成,单位的运转才能有条不紊。古人云,过犹不及。认真也需要有个度,过剩的责任心和泛滥的同情心一样,一旦超出了必要的限度,就容易成为负累,甚至酿成悲剧,最终反噬了自己。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在体制内,被过剩的责任心所坑的例子比比皆是,不少人因此变得佛系,明白了什么才是自己应该操心的事情。那么,一个体制内的人,如果责任心过剩,会有什么危害呢?一、和自己较劲,陷入过度内耗责任心过剩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强迫症,直接表现就是过于追求完美,明明做到六十分就能交差的工作,却总想着做到满分,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接到一项工作任务,他们会仔细琢磨,精益求精,恨不得绣出一朵花来,争取出品即精品,成为行业中的标杆。在这种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导向下,他们经常加班加点,殚精竭虑,为单位争了不少光,自己也收获了不少荣誉。但是,在一摞摞荣誉证书背后,是逐渐稀疏的头发,日益突出的腰椎间盘,以及各项“亮灯”的身体指标。而他们当中的多数人,仕途并没有因此得到进步,而是长年累月在单位当着“老黄牛”。说到底,很多工作干到点上就可以了,太过于较真,相当于和自己过不去,何必呢?二、工作容易越界,成为“背锅侠”责任心过剩的人,不但操心自己的工作能不能干好,还会操心别人的工作能不能完成,容易陷入“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怪圈。有言道,互相补台,好戏连台。跟责任心过剩的人一起干工作,往往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责任心太强,在干好自己的工作之余,还会关心搭档的工作,一旦出了状况,他们会伸出援手,共同完成工作。应该说,这种人是很值得夸赞的,他们思想觉悟高,大局观强,时时为工作操心,处处为单位着想,是不可多得的好同志。但是,这样做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帮别人干工作,如果出了问题,责任也要一起承担。况且,有些工作一旦沾上手,就很难甩掉了,干着干着就从“分外事”变成了“分内事”。因此,在体制内工作,还是要懂得独善其身,扫好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管好自己就可以了,至于别人的工作能不能做好,任务能不能完成,和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