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都有哪些情形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都有哪些情形档案造假是影响干部提拔四大因素之一(其它三个分别是:档案内容是否真实,档案材料是否齐全,是否完成档案专审),档案造假也是最严重的一种情形。一、什么是档案造假?指以谋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采取篡改、伪造等手段,造成干部信息失真失实的行为。档案造假,动机是以谋取利益为目的,手段是通过篡改、伪造材料实现,后果是造成干部信息失真失实。二、档案造假都有哪些情形?(一)恶意篡改档案材料1.故意篡改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干部身份等材料。2.故意篡改中国共产党党员或者民主党派、学历学位、评(聘)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材料、招录用、考核考察提拔任免等材料。(二)故意伪造材料为了某些利益,通过各种手段伪造出虚假的材料,并归入个人档案,比较典型的有学历学位、参加工作、党团关系、职务职称材料等。(三)擅自抽取、撤换、添加、销毁档案材料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干部查借阅档案期间,由于档案利用人员可以直接接触到档案,容易存在以上擅自抽取、撤换添加、销毁档案材料风险。(四)冒用、顶替他人身份等材料,在入学、入伍、招工、招录等方面谋取不正当利益如盗用他人的高考资料和高考档案,顶替他人上学、工作。又或者冒用他人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进行招录,并顺利进入体制,谋取到不正当利益。三、档案造假处理办法四、档案造假辨别办法(一)档案内的关键信息被涂改的严重,尤其是手写的材料。(二)档案的三龄两历一身份信息是否逻辑存在问题,如哥哥年龄比弟弟还小、不满12岁参加工作、90年代入党,却出现科学发展观甚至习近平新时代有关理论。(三)档案内的信息混乱,如同一个时期,在不同学校上学,有多个身份;档案内,同一个人,父母的名称和年龄都不一样,甚至有三个以上不同父母名称。(四)档案内的纸张不一,字迹不一,有可能是抽取、替换、添加关键材料,导致纸张或者字迹与原材料不一致(五)材料样式(制式)不一样,如上学时是华南工学院,但档案内的毕业证书盖章却是华南理工大学,2000年入党,但《入党志愿书》的版本却是2004版。(六)档案材料不完整。如仅有毕业证复印件,缺少关键的学籍材料,又如入党志愿书只有预备期的信息,缺少转正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