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3年第21卷第2期[收稿日期]2022-09-28[基金项目]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SZ2022044)[作者简介]陈玉和(1980-),女(蒙古族),河北平泉人,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陈玉和,韩鹏,钢花(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学术研究能力为目标,从课程专业知识点梳理出发,按照“寻经典、悟方法、思现实、鼎创新”四个方向发掘和凝炼思政素材与元素,探寻课程专业知识体系内部知识点与思政元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下本课程与思政课两个层次的系统融合,从教学成果、教研成果、科研成果等三个维度促发教学改革成果形成,并通过课堂学习状态评价、课下自主学习评价、全过程主动思考评价、终结考试多元方式评价等多元考评方式检测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系统性[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871(2023)02-0051-05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改革的目的、意义和现状(一)改革的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良性健康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一方面将思想政治元素有机内嵌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专业知识体系中,旨在提升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全面、深刻、系统认知深度,并将思想上的变化内化于学生对“四个自信”“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信仰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行动中;另一方面通过对课程教学的高阶性、创造性、挑战性建设,旨在促进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能力、应用理论解释现实能力、创新发展理论能力等综合学术研究能力。(二)改革的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和夯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理论扎实、信仰坚定的接班人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中,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理论、坚定信仰的重要环节,而教学中的每一门课程内容则是传递科学知识和正确政治思想导向的基本依托。因此,在具体的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系统寻找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