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座谈会:加强学习研究推进依法治国学习领会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全党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通过学习,努力提高依法决策、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水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行使职权的能力。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一点学习体会,汇报的题目是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行使职权的能力,讲三个大问题:1、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与紧迫性;2、全会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路线图与新举措;3、全会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特点。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全会提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开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标准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开展、政治清明、文化兴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开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标准作用。对法治的重要性、紧迫性作了深刻阐述。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1、法治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好的治国理政方式。人类历史上不同时期曾经奉行不同的治理模式,如宗教国家奉行的神治,封建国家信守的德治,强权政治下的人治,等等,然而法治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好的治国理政方式。法治一词最早出现于晏子春秋谏上九: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狭于今,修法治,广政教,以霸诸侯。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那么举措而已。意思是说,统治者治理国家,自己的权威不必要建立在更多的根底之上,只要不政出多门,仅仅运用法律,就会象人们举手抬足那样,轻而易举地治理好国家了。这是对法治作用最深刻认识,也是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以法治国四个汉字的并排连接。我国历史上关于法治决定一个国家兴衰、强弱的论述很多,如第2页共10页韩非子。有度: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那么国强,奉法者弱,那么国弱。慎子。君臣云:法令行那么国治,法令弛那么国乱。墨子。法仪云:法治兴那么国家兴,法治强那么国家强。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等等。2、依法治国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孙中山先生说过,立国于大地,不可无法也。立国于世纪文明竞进之秋,尤不可以无法。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是需要共同遵守的行为标准与准那么,是一种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