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轻干部要学会“用笔领导”——与党校学员谈机关文稿写作.docx
下载文档

ID:2395670

大小:19.12KB

页数:1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5-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年轻 干部 学会 用笔 领导 党校 学员 机关 文稿 写作
年轻干部要学会“用笔领导”——与党校学员谈机关文稿写作 年轻干部要学会“用笔领导”——与党校学员谈机关文稿写作 我是当老师出身的。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讲课效果好不好,因材施教很重要,教学互动也很重要。为增进对各位学员的了解,开始讲课之前,我想请大家通过举手的方式,配合我开展一个小调查。首先说明,这纯属教学需要,大家不要有思想顾虑,也不要受旁人影响,你认为自己符合我所说的情形才举手。需要大家配合的,一共有3道题。 第一题:在座的同志,觉得在自己的工作中,写材料确实非常重要、对做好工作非常有帮助的,请举手!(几乎全部学员都举了手) 第二题:如果工作中有需要或是有任务,愿意写材料的同志请举手!(十名左右的学员举了手) 第三题:喜欢写材料的同志请举手!(无人举手) 感谢大家的配合! 大家都看到了,几乎所有学员都认为写材料很重要、很有用,但愿意写材料的并不多,喜欢写材料的没有一个。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原因很复杂。在一定程度上,这反映出我们的机关文稿写作生态出了问题。一个人不愿意写材料,往往是态度问题;多数人不愿意写材料,一定是写作生态出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把其中的“文明”二字换成“文风”,也完全说得通。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在机关文稿写作的生态圈里,领导干部处在上游,处在生态链的高端,对良好文风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领导干部重视写材料,不能挂在嘴上、说说而已,必须拿出行动、亲自动笔。如果个个嘴上都说重视,遇到写材料的任务要么交给下面,要么推给别人,说一套做一套;如果个个都只想“念稿”、不愿“写稿”,写作生态肯定好不了,机关文风肯定好不了。 当然,领导干部毕竟是领导干部,不可能事必躬亲,每个材料都自己写、执笔写,而是要把“用笔领导”作为一种特殊的、重要的领导行为,作为一种领导下级、推动工作的有效方法。“用笔领导是领导的主要方法”,这是邓小平同志1950年5月16日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说过的一句话,他还说“这是毛主席告诉我们的”。 什么是“用笔领导”?就是“文治”,就是把文章文件作为治理一方一行的重要工具,用笔来宣传、发动和组织群众,用笔来谋划、指导和推动工作。其中一个基本要求,就是领导干部要亲自动笔写材料、改材料,特别是自己的讲话稿和重要文件。 在座各位都是年轻的领导干部。年轻,意味着可塑性强、发展潜力大;领导干部,就意味着要学会“用笔领导”,像邓小平同志要求的那样,“凡不会写的要学会写,能写而不精的要慢慢地精”。下面,我围绕“用笔领导”这个话题,从3个方面与大家交流一些认识和体会。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重视用笔领导 (一)用笔领导是一种责任毛泽东同志说过,“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 毛泽东同志还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出主意怎么出?政策和策略怎么制定? 调查研究是基础,文章文件是载体。无论政策调研、政策制定,还是政策宣传、政策评估,都离不开用笔。 现实中,有些同志认为,领导的职责是抓大事,写材料、爬格子这样的小事,交给“秀才”、交给文秘人员去做就可以了;也有的同志觉得抓项目、抓民生才是真刀真枪、真金白银,写材料是纸上谈兵、花拳绣腿,所以不愿意在写材料上下功夫、花心思;还有的同志从政起步的时候靠笔杆子开路,有了一官半职,就不怎么动笔了,似乎有人代笔也是一种待遇,在他们心目中,今天努力写稿子,是为了明天审稿子,后天念稿子。 这几种情况,都是不重视用笔领导的体现,既有认识上的偏差,更是能力上的缺陷、职责上的失守。我认为,对文稿最不负责任的行为,一是当“文抄公”,信奉“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二是当“文寄生”——离开秘书不会写,离开稿子不会说,放任自己被“思想绑架”。 1981年5月,党中央专门出台《关于各级领导干部要亲自动手起草重要文件,不要一切由秘书代劳的指示》,其中有这么一段话: 领导者自己动手起草重要文件准备讲话的过程,是一种不能假手别人的艰苦的创造性劳动。如果没有这个过程,虽然写出了文件或讲了话,作了报告,但思想、观点和语言都是别人的,对所论述的事物缺乏规律性的认识,对所说的意见、办法,是否正确,是否行得通,心中还是无数,那么,在执行中央或上级指示的过程中,其行动也必然带有某种盲目性或摇摆不定,也就难以做好工作。如果有了这个调查、加工、思索、提炼的过程,情况就会截然不同,不仅能够避免讲话、报告一般化,而且由于对所论述的问题有了比较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对自己提出的意见、办法的正确性、可行性心中有数,比较有把握,那么,在执行中央或上级指示的过程中,其行动就会是自觉的、坚定的。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真正地担负起领导的责任,做好工作。 写文章,讲究文责自负。作为领导干部,我们对经手、过眼的文稿文件负责,就是对事业负责,必须始终做到提笔有责、提笔负责、提笔尽责。 (二)用笔领导是一种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2016年2月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四力”要求对整个宣传思想战线都是适用的,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2018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总书记所说的“四力”,脚力指的是调查研究能力;眼力指的是发现力,是发现工作亮点的能力,更是抓问题能力;脑力是思考能力;笔力是语言艺术。在我看来,“四力”要求不仅适用于整个宣传思想战线,而且广泛适用于所有干部。我经常说,在体制内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就没有不用写材料的,区别只是写得多与少、材料的大与小而已。 有一句诗说得好:“脚行万里眼自开,思如大江笔如锋。”脚力、眼力、脑力,最终都可以集中体现到笔力上。也就是说,笔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在多年来多单位多岗位的工作实践中,我深切地体会到,写作能力不是单一能力,而是“写作+能力”。其中的“+”,和“互联网+”的“+”是一个意思,其含义不是“结合”,甚至也不是“综合”,而是“融合”——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是“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作是一种粘附性、包容性特别强的东西,可以说是“百搭”。 (三)用笔领导是一种方法 邓小平同志指出: 开会是一种领导方法,是必需的,但到会的人总是少数,即使做个大报告,也只有几百人听。个别谈话也是一种领导方法,但只能是“个别”。实现领导最广泛的方法是用笔杆子。用笔写出来传播就广,而且经过写,思想就提炼了,比较周密。 有人说,思想在头脑里是“气体”,说出来是“液体”,落到文字上就成了“固体”。确实,写作不仅是训练思维、催生思想的有效方法,更是固定思想、传播思想的有效途径。 高明的方法可以称为“艺术”。用笔领导用得好、用得巧,也可以上升为一门艺术,成为领导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个问题:怎样用笔领导 (一)用笔来研究 我学中医出身,当过大学老师,干过群团工作,搞过教育管理,又从事了多年组织工作,在每个领域都还算有所建树。如果问我有什么秘诀,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工作当作研究干。 前不久,我参加了一位大学党委书记从教45周年的学术研讨会。会上,一名昔日的学生对这位老师作出了一句非常精辟的评价,他说:“老师的成功之道就在于用当领导的视野做学问,用做学问的精神当领导。”我觉得,这句话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启示意义。 材料是工作的载体,也是谋划、指导和推动工作的工具。写材料就是写业务,真正的材料高手都是业务上的行家里手。要把材料写好,必须充分研究人,深入研究事,这样才能讲出内行话、写出内行文稿。 写材料不能“为文而文,为写而写”。李瑞环在《学哲学用哲学》一书中说:“我们有些文章写得不好,不是词汇不够多、句子不够美,而是动机上、内容上、方法上有毛病,在鼓捣字儿上花得时间太多,在研究事儿上下得功夫太少。”大家要始终牢记,研究工作比研究材料更重要,研究问题比研究文字更重要。 (二)用笔来谋划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工作中最重要的“预”,就是谋划,就是研究制定规划、计划、方案,这都需要用笔。 我体会,谋划工作,关键有3点: 一是把准方向。这需要坚持需求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更需要自觉地、经常地对标对表——对照中央精神、领导指示,及时校正偏差。 二是摸清实情。我“创造”过一个词:十面玲珑。意思是谋划一项工作,需要把上下、前后、左右、内外、正反十个方面的情况都摸清楚,这样才能把准方位、找准定位。 三是开拓思路。任何文字材料,表面上是“写”出来的,实质上是“想”出来的。无数事实证明:写不出,往往是因为想不到;写不顺,往往是因为想不通;写不深,往往是因为想不透;写不活,往往是因为想不巧;写不快,往往是因为脑子转得慢、思维反应慢。把想写的内容想明白以后,剩下的事情,无非是把所思所想搬到纸上、落成文字,只要会写字、会打字,谁都能完成。所以,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写文章就会变得非常简单。 如果说写作能力是机关工作的核心竞争力,思维能力则是核心的核心。没有过硬的思维能力作支撑,笔法再熟,文采再好,不过是花架子。写作,可以启发思考、激活思维、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可以全面培养提高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一系列科学思维;可以全面锻炼提升一个人的脑力,包括记忆力、理解力、认知力、想象力、表达力,等等。如果说思维是大脑的体操,那么,写作就是“全能益智操”。 古人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清·陈澹然《寤言二迁都建藩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自觉在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我们为了写好材料,总是第一时间聆听上面的声音主张,系统学习高端的战略思想,尽量了解方方面面的情况,然后站在本地本单位最高领导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谋划工作、起草文件,久而久之,你的胸襟、视野、见识、思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你看问题做事情的高度、广度、深度,是没有这种经历的人所能比的吗? (三)用笔来指导就是把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变成指导性文件、指导性讲话,既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解决“船和桥”的问题。 对领导干部来说,不仅要指导工作,还要指导重要文稿的写作,这两方面要深度融合。所谓“指导”,既要动口“说”,把意图、想法、思路、要点、要求等当面说清楚,说在文秘人员动笔之前,尽量不要让他们自己去猜测、去揣摩,避免或减少无用功,更要动口“教”,教方法、传经验、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告诉文秘人员怎样的材料才是好、怎样才能把材料写好;既要“掌眼”,更要“上手”“动笔”,该补充的补充,该修改的修改,绝不能当甩手掌柜。 (四)用笔来总结认知科学告诉我们,人的聪明有3个维度:一是神经维度,表现为反应敏捷、过目不忘,这是天生的;二是经验维度,意思是不断积累经验,善于总结经验,可以让人变聪明;三是反省维度,通过自我反省,避免失误错误重复出现,也可以让人变聪明。 毛泽东同志说过,“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总结好,大有益”。勤于总结是一种好习惯,善于总结是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