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学习全人教育理念心得体会感悟全人教育(XX县区公平镇学堂明德小学晏洪国)教育原本就是全人教育,从中国的儒家孔门六艺到西方古希腊的博雅七艺,无不透视出教育的原有本质和面目。但随着历史的开展和进步,教育逐渐具有了国家性、专业化等特点,也使得我们的教育变得不再是全人的教育,以至于社会开展到如此兴旺的地步,我们反而需要回过头来重新思考和实践全人教育。有幸也是迫于要求,翻阅了明德工程校长培训手册,体会更是深刻,认为全人教育真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行必有果。一、全人教育的内涵及目标所谓全人教育我的理解也不仅是教育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还要学生接受道德与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强调人的全面开展,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wholeperson),即不仅仅是注重认知能力的开展,也关注身体、道德价值观、社会责任、人际沟通能力、心理和情绪健康、艺术、信念等各个方面的开展,到达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联系。要实现真正的全人教育,首先是要有一个前提假设,即“人人皆可成为全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充满无限开展潜能的有机体,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开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相信这个前提,也就是相信我们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我们学生自身的学习适应能力一定都可以到达教育的目标,并坚决不移地朝着这个假设前提和我们的受教育对象学生共同的不断努力。二、工作中如何践行全人教育理念全人教育在于培养全面完整的人。明德全人理念旨在培养勤劳朴实、追求“真、善、美〞的孩童。作为学校工作的主持者,有义务更是责任把孩子培养成符合社会开展需求的人才。那么,在根底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怎么做。能做些什么。让我们六年的根底教育对孩子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第2页共3页1、培养孩子勤劳朴实的品质。勤劳朴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千年的华夏文化,无不折射出华夏儿女这一优良品质。但是,随着社会的开展,当代儿童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在祖辈眼中是“皇帝〞,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逐渐将勤劳朴实的品质丧失。为此,我用分区的方式将学校的教室、走廊、厕所、公共区域卫生交给学生管理,除了定时清扫卫生,还要监督责任区内乱扔、乱甩的行为。同时,要求学生每周必须回家为父母或者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小到帮父母打一盆洗脚水、添一碗饭、、、、、、,每周各班做一次总结,对表现突出的孩子给予全校性的表扬,以此来帮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