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六不问题掌握写作本领解决六不问题掌握写作本领学写作,写文章,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人们常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习写作的不同阶段,写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文章,遇到的具体问题千差万别但是,如果抛开个性化、特异性的东西,仅仅就“写”这个行为来说,多数人遇到的问题还是比较集中的。那么,我们写公文、做材料,究竟会遇到怎样一些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回答清楚这两个问题,写材料就不再是难事。根据我的所见所闻,很多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普遍会遇到这么6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不想写“不想写”与“不愿写”基本上是一回事儿,主要症状是对写文章提不起兴趣,不自觉、不主动、不积极,能躲就躲、能推就推、能拖就拖,实在躲不了、推不掉、拖不过去,就应付了事,过得去、差不多、能交差就行了。这显然是个态度问题,但态度并不是“不想写”的根本原因。再往深里挖,态度往往由兴趣决定,兴趣往往由认识决定,这是一种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反应。没有到位的认识,就培养不出浓厚的兴趣,端正不了写作的态度,更不可能有自觉的行为。认识—兴趣—态度—行为—新的认识,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逻辑链条。每一次循环,都以认识为起点,以形成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为归宿,并作为下一轮循环的新起点。如果说,问题是门上的锁,认识就是打开真理之门的钥匙;问题是路上的坑,认识就是铺平前进之路的方法;问题是身上的病,认识就是消除疾病之根的良方。由此看来,不想写的问题,表现在态度上,根子在认识上,是态度上的“懒”与认识上的“庸”交织在一起形成的“思想综合征”。现实中,那些对写文章“没兴趣”“懒得写”,以及被领导、被工作、被生活“逼着写”的人,之所以不想写,主要是因为对写作的好处、用处认识不到位,觉得“百无一用是书生”,“做人没本事,只能搞文字”,“玩文字是花活、虚活、吃力不讨好的活”。事实上,文字工作绝非如此不堪,反而大有学问、大有用途、大有益处。作为一名机关干部,我们应该认识到,公文写作小则于己有利,中则于工作于单位有利,大则于党于国于民有利。——就个人来说,写公文有利于丰厚积累、精通业务、提升能力、表现自我,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更是提高本领的机遇、领导信任的荣誉、施展才华的待遇,能让你在从政之路上实现“撑杆跳”。——对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来说,公文是最基本的管理工具,文稿水平是管理水平的重要反映,是一种特殊的门面、招牌、名片。公文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