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修养理政心得体会无论是修养还是理政,第一位是要学习。中国是个崇尚学习的国度,最起码是向书本学,有诗为证: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以古代就有“头悬梁,锥刺股〞的苦学故事,古人读书为什么要下如此苦功呢。那只是因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学而优那么仕〞,目的只是为了“权、钱、色〞。这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但是数千年的思想文化积淀,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思想人格,至今仍然是人们修身铸德不可或缺的准那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宽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君子和而不同〞的包容,“己欲包而包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崇高,“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刚正,“居安思危,处治思乱〞的忧患,乃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这些传统道德的精华,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我们今天重温“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是为了学习古人的苦学精神,学习的目的是陶冶情操,净化灵魂,提高修养,坚决信念,明确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我们要向书本学,书是智慧的结晶,是心得、经验之集大成者,读一本好书就像在音乐中散步,在花中徜徉,像与一位智者面对面,心与心交流,灵魂与灵魂对话,不知不觉中,你就会对未来有了期待,对世界多了关爱,对社会有了责任,对生活有了感恩。我们要向别人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更趋完美,更具竞争力。学别人,要找对典范,典范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我们这个时代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我发现有一种怪现象,越是报纸上、电视里大肆表扬的人物,在生活中越被人们视为另类、怪物,甚至出现一种矮化、丑化英雄的倾向。比方说:刘胡兰。我舅是共产党员(我告密,别铡我)。黄继光。一个趔趄成就了一个英雄。一块石头完成了一个壮第2页共8页举。邱少云。(被连长手枪顶着头)动就打死你。再忍耐一会儿——昏过去就不痛苦了。王杰。炸药包的导火索平常能掐灭呀。罗盛教。教训深刻呀。千万不能好大喜功,救一个就行了。时传祥。有好工作吗。张思德。烧个炭也能没了命,我算服了劲了。这种对英雄的矮化和丑化,实际上反映了一种教育的失败和信仰的危机。再举我们身边的一个例子,大家在公交车上一定为老弱病残孕让过座吧。这是件很普通、很小的事,我也做过,但几次以后,我再做时就有了压力,因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