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4页预防和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对策和措施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干部执政水平1、加强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的思想,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一方面,对待群众的意见,做到认真负责,不推诿、不失职,对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要坚决纠正。对出台的政策和改革措施,要通过召开听证会等形式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另一方面要提高依法行政的执法水平,改善工作作风,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和政策法规处理行政事务,形成浓厚的依法办事气氛。2、改进工作作风,从源头上减少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那么,将对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目标管理。实施“一把手工程〞,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广阔干部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坚持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职能部门要注意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作风,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能力,从加强基层调解入手,把民间调解、信访调解、行政调解、治安调解和诉讼调解有机结合,建立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以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大开展。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开展观,促进社会矛盾的化解1、既要注意快速开展,又要注意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开展之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缺乏,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根本国情。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缺乏的矛盾越来越锋利,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由于开发征地和城镇改造、环境污染等涉及到的补偿、搬迁等问题,群众要求条件较高,如解决的结果达不到群众的要求及条件,最终势必引起群众集体上访。因而,我们在经济社会快速开展讲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意环境保护,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第2页共14页本兼治,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治理,依法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从体制和机制上促进可持续开展,这是解决和预防群众集体上访事件发生的长久之计。2、统筹开展,夯实化解矛盾的根底。统筹城乡开展,统筹经济开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缩小城乡差异和贫富差距,让最广阔的群众分享到科学开展的成果,营造化解矛盾的良好社会气氛。虽然农村近年来开展较快,根底设施不断完善,但教育、医...